健康國王 作品

第一百二十二章 造反是個大工程

    其實這三個詞意思有很大不同,尤其是travel這個詞很有意思。

    travel這個詞有一個同源詞叫travail,意為勞苦、陣痛;travail這個詞本身是個法語詞彙travailler的轉寫,本意是拷問;而法語詞彙travailler又是來源於拉丁語中的tripalium,它是一種中世紀時期的酷刑架,類似十字架,不過是米字型的、由三根木樁釘成。

    這並不是什麼巧合,這幾個詞出現是有明顯的先後順序的。其中travel是一個十四世紀才出現的晚期英語詞彙。

    這個語言學證據恰恰說明,在古代出遠門是一件類似酷刑一樣的事,非常痛苦、非常難熬。所以現代英語中travel一詞往往專指遠行和辛苦的旅行;tour一詞一般都是指近程旅行;journy往往是特指一段旅途,意義更加積極,也可以很抽象,比如可以用來表達“人生的旅途”。

    之所以古代地球中世紀長途旅行這麼痛苦,一方面是交通工具不行,但更重要的是道路不通暢。

    道路修建起來困難,維護起來更加困難,往往需要整個社會人口稠密到一定地步,才能養得起道路。很多盛世修好的道路,比如羅馬大道和秦直道,由於亂世人口下降、維護不當,很快就被廢棄掉了。

    神聖帝國遍地都是荒無人煙的大平原,更增加了交通的困難。

    現代人提起平原,想到的是富饒宜居;提起山區,想到的大多是艱苦落後。然而,這種印象誤導了我們對傳統社會的理解——平原在神聖帝國,意味著更多的危險和更艱苦的環境。

    在生產力落後的時代,平原雖然理論上可以供養更多的人口,卻有一個致命問題,那就是水。

    洪水氾濫、雨水匯聚、沼澤叢生......

    水不僅會破壞莊稼,還會滋生疫病。為了對抗平原,人們被迫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興修和維護水利工程。但是這些代價極大的基礎設施也不是一勞永逸的,一旦出現自然災害,或是社會動盪,就會導致水利廢弛,沼澤再生,土地荒蕪,人丁凋敝,一切又不得不重頭做起

    即使是在17世紀的地球,這個問題都難以克服。

    當時歐洲第一大國波蘭-立陶宛聯邦,面積高達100萬平方公里,全國都是一望無際的肥沃大平原。儘管如此,其全國人口卻只有不到1000萬人,這還是在歐洲早已引進美洲高產作物的情況下。

    之所以波蘭-立陶宛聯邦人口如此稀少,就是因為全國平原上遍佈大量沼澤地和洪泛區,當時的波蘭農民,寧願去已開墾的熟地上給貴族當農奴,也不願意去廣袤的平原上去開荒當自由民。直到20世紀現代水利裝置的修建,才把龐大的波蘭平原變做了沃野千里。

    相比地球古代的農民,神聖帝國賤民想要在野外開荒定居,還要面臨三大額外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