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未時 作品

第二百三十七章:聖孫恩賜,文宮異象,道德經顯,比異象?

        大魏京都。

    皇宮內。

    女帝坐在龍椅上。

    她神色無比凝重。

    在場百官神色都十分嚴峻。

    無緣無故出現了一個聖人之後?而且還是亞聖,率領三千大儒,要來大魏?

    這安的是什麼心?

    眾人豈能不明白?

    什麼世代鎮壓妖魔千年,這些都是屁話,早不來晚不來,偏偏這個時候來?

    糊弄鬼呢?

    “諸位愛卿。”

    “聖人後代之事,如何處理?”

    這時,女帝的聲音響起,她望著百官,如此問道。

    此話一說,張靖的聲音響起了。。

    “回陛下。”

    “聖人後代之事,太過於突然,我等必須要先進行核查,否則他說是聖人之後,就是聖人之後?萬一是妖魔之後呢?”

    張靖開口,他的態度很明顯。

    大魏好不容易安定下來了,再說還有許清宵在,怎麼可能允許其他勢力入內?

    “臣同意張尚書所言,所謂的聖人之後,具體是什麼身份,需要慢慢核查,不過也不用過於激烈,讓他們去外城入駐即可。”

    兵部尚書李彥龍也跟著開口,不過他稍微緩和一些,先讓這幫人去京都之外的城池入駐,然後在慢慢核查身份。

    查清楚了,再說。

    查不清楚,那就一直查,直到查清楚為止。

    然而,眾臣你一句我一言,唯獨陳正儒顯得十分平靜,沒有回答。

    一瞬間,女帝的聲音不由響起。

    “陳愛卿,你意下如何?”

    女帝開口,詢問陳正儒。

    聽到這聲,陳正儒朝著女帝一拜,他緩緩開口道。

    “陛下,此人自稱聖人之後,臣以儒道天目觀看過,的確聖氣十足,最主要的是,他的的確確攜帶文宮而來。”

    “敢在這個節骨眼上出現,顯然無懼核查,而且對方攜帶三千大儒,這是一股無法言說的勢力。”

    “當年大魏文宮鼎盛時期,也出現過三千大儒之盛景,此人能帶三千大儒來此,身份上難以作假,不是聖人後代,也與聖人有極大的淵源。”

    “妖魔之後,實屬荒誕。”

    陳正儒出聲,他曾經是文宮大儒,如今也是天地大儒,更加明白對方是真是假。

    一尊亞聖,三千大儒,什麼妖魔能培養出這樣的勢力?

    別說妖魔了,讓鼎盛時期的大魏文宮來折騰一下,只怕他們也孕育不出三千大儒啊。

    對方的身份,是不是聖人後代不知道,但一定跟聖人有關係。

    而且對方自稱是大聖人後代,還真有可能。

    普天之下,唯獨大聖人,是眾生心中的神明。

    哪怕大聖人距離這個時代太過於遙遠,可天下眾生都聽說過大聖人之名,也都知道大聖人之威。

    無非是年代相隔太過於久遠,導致眾生產生割裂感罷了。

    “那陳愛卿的意思是?”

    女帝詢問道。

    “陛下。”

    “臣認為,無論對方是什麼心思,應當禮讓對待,這是一尊亞聖,率領三千大儒,對大魏來說是一件好事。”

    “尤其是,三年之後,妖魔大亂,如果增加一股這樣的勢力,大魏無憂。”

    “這是一件好事,只是對方到底帶著什麼心思,臣不知道,但確實要提防一二。”

    陳正儒很公正的回答這個問題。

    一尊亞聖,三千大儒,其中還有不少天地大儒,這股力量,完完全全可以頂替大魏文宮的地位。

    配合許清宵,再加上大魏剩下的天地大儒以及儒生,三年之後的天下大亂,完全不怕。

    這對大魏來說,是一件好事,天大的好事。

    可要說這裡面沒有一點貓膩,誰相信?陳正儒也不相信。

    “不可。”

    安國公的聲音突然響起。

    他搖了搖頭,望著陳正儒道。

    “陳尚書,你說的老夫明白,也十分理解。”

    “可,如今的大魏,國泰民安,靠的不僅僅是我等,最主要的還是守仁。”

    “大魏危難之時,文宮脫離,是守仁穩固國運,為我大魏開盛世。”

    “如今這個什麼什麼聖人後代出現,想要入駐大魏,懷著什麼心思,老夫不知道。”

    “唯一知道的是,他看中了我大魏國運,再加上朱聖一脈已經被斬去八成,我大魏讀書人更是少之又少。”

    “現在入駐大魏,說到底不就是想要分享國運,成為第二個大魏文宮。”

    “倘若沒有守仁,老夫也不會多說什麼,無非是換一批人罷了。”

    “可守仁還在,他是半聖,又是心學之師,大魏的儒道,必須要由守仁來負責。”

    “老夫還希望大魏舉國之力,助守仁成就亞聖,甚至是聖人境。”

    “平白無故跑來一個聖人後代,想直接瓜分我大魏國運?痴心妄想。”

    安國公態度很堅決。

    其餘武官們也紛紛附和。

    他們無條件支持許清宵,雖然對方身份來頭很大,而且的確能幫助到大魏。

    但那又如何?

    許清宵比他們差嗎?

    安國公的意思,也是很多人的意思,哪怕是六部尚書,也有幾位點了點頭,認可安國公之言。

    “陛下,臣也是如此認為。”

    “對方這番前來,無非就是看中我大魏人才缺失,美曰其名是來傳教,培育讀書人,可實際上就是想要瓜分國運。”

    “倘若不是守仁矜矜業業,為大魏忙前忙後,守仁早就可以去傳教了,臣認為,拒絕聖人之後入駐大魏。”

    戶部尚書顧言開口,他也是這般想法。

    “臣附議。”

    “臣也附議。”

    當下,一位位大臣開口,他們都是支持許清宵。

    主要還是對這個聖人後代充滿著戒心。

    女帝看著這一切,心中也是十分滿意,如若說這些人只是戒備的話,而她就是厭惡。

    厭惡這個聖人之孫。

    原因無他。

    自己與許清宵共患苦難,將大魏打理的蒸蒸日上,現在跑過來想要摘桃子?

    這不是做夢嗎?

    大魏不需要新的亞聖了。

    哪怕是二十歲的亞聖又如何?

    有許清宵一人即可。

    其他人,該幹嘛幹嘛。

    只是,陳正儒的聲音不禁響起。

    “諸位所言,老夫明白。”

    “只是諸位有沒有想過,這股勢力,如若去了敵國,對我等來說是不是一個損害?”

    “對他們有戒心,這是常理,老夫也不喜這些人。”

    “可放任他們前往突邪王朝,亦或者是初元王朝,這就是我等想看到的局面?”

    “陛下。”

    “臣建議,先安置聖人後代,如李尚書所言,慢慢核查,他們來了我大魏,那麼就逃不出大魏。”

    “一切都是我們掌控,還怕他們能翻起什麼浪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