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514章 石敬瑭的掙扎9

    3.3.3閩國

    在明宗李嗣源時期,割據福建一帶王延鈞(王審知次子)自立建國稱帝,建立“大閩國”,後唐朝廷不予認可,當即與其斷交。

    末帝李從珂時期,王繼鵬弒父奪權。王繼鵬第一時間派使節向後唐呈遞奏章,請求恢復舊好、獲得中原認可。當時是清泰二年(935)十月,而李從珂收到這份奏報實在清泰三年(936)的3月。

    李從珂自然是非常開心的,因為王延鈞父子雖然割據閩南,“猶稱藩於朝廷”。但是雙方並沒有就細節性問題達成一致,甚至根本沒有機會進行討論,因為半年多以後,李從珂就自焚殉國了,後唐也隨之滅亡。

    於是,在石敬瑭入立後,王繼鵬繼續向中原示好,想進一步緩和與中原的關係,提出在洛陽設置“大閩國駐大晉辦事處”或者大使館之類的辦事機構。這就是李從珂時期的遺留問題。

    閩國想與中原王朝恢復舊好。但這裡有個關鍵問題,“舊好”是個什麼性質?

    中原王朝認為,當然是恢復到唐末的關係,即王繼鵬以後晉的“福建節度使”身份治理福建,王繼鵬在給李從珂的信中,也是以“福建節度使”自稱的;

    而王繼鵬認為,既然父親王延鈞稱帝多年,自己又是子承父業,那麼理所應當以“大閩國皇帝”的身份,與“大晉皇帝”平起平坐。

    一個“舊好”,各自表述。

    王繼鵬想出一個妙緩衝的辦法:以弟弟王繼恭的口吻給後晉上表,大意是我哥已經襲父位了,群眾愛戴、三軍擁護。

    這就好比談婚論嫁的時候找個“媒人”,通過中間人來進行間接對話,可以有效地緩和矛盾。

    自從唐末以來,閩國與中原王朝之間就罕有交集,基本侷限於隔空示好。而閩國從割據走向獨立,也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且並不發生在後晉時期,屬於歷史遺留問題,石敬瑭即便承認了閩國,也不會揹負損失國土的罵名(幽雲十六州都割讓了,這都不叫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