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489章 一言喪邦

    後唐財政雖然緊張,但相比於抵禦契丹騷擾的軍費開支,如果十萬貫能換來天下太平,那顆真實良心價了。

    張延朗對二人的提議深表贊同,認為此舉不僅可以壓制石敬瑭,還能為國家省下一大筆軍費開支,實在是一石二鳥。並且向二人保證,只要皇上同意,十萬貫就不是問題,自己會通過其他門路來解決錢糧問題。

    有了財政部的鼎力支持,二人更加鬥志昂揚,於是將這個計劃奏報給李從珂。

    李從珂大為欣喜,盛讚二人忠心可嘉,能力出眾,實在是國家棟梁之才。

    看來此事已經八九不離十了,獲得皇帝讚賞的二人更加賣力氣,連夜起草了一份《告契丹同胞書》,做好了兩國結盟的前期準備工作。

    盧文紀水平不高卻大搞官僚主義,姚顗徒有其表,馬胤孫尸位素餐,李崧、呂琦雖有才能卻不得信任……誰才是李從珂既重用、又信任的人呢?答:薛文遇。

    李從珂激動地難以入眠,非常興奮地把這個計策告訴給了薛文遇。

    不料薛文遇卻給李從珂當場潑了一盆冷水,“陛下貴為天子,卻低聲下氣地侍奉夷狄,難道就不覺恥辱嗎?再說,萬一這幫蠻夷提出要遵循和親傳統,向陛下索要公主,我們到時候怎麼辦?”

    李從珂呆立當場。在薛文遇強大的愛國情操的映射下,李從珂自慚形穢,覺得自己是那麼渺小卑微,是叛徒、是漢奸,永世唾罵。

    薛文遇不依不饒,進行了殘忍的補刀,對李從珂的心靈產生了巨大的暴擊傷害,他為李從珂極富深情地吟誦了唐代詩人戎昱的詩《詠史》(又名《和蕃》):

    “漢家青史上,計拙是和親。

    社稷依明主,安危託婦人。

    豈能將玉貌,便擬靜胡塵。

    地下千年骨,誰為輔佐臣。”

    這首詩的用辭比較通俗易懂,大意是說漢朝的史書上記載這“和親”這個缺心眼兒的餿主意,江山社稷要靠明君聖主,豈能靠婦人(和親)?不要妄想著用美女代替干戈。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國力下降,於是積極採用和親政策,有傲骨的文人將其視為奇恥大辱,痛心疾首。詩人戎昱於是借古諷今,拿漢朝的和親政策諷刺當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