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451章 三步立國戰略

    【三步立國戰略】

    《孫子兵法》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攻城優異者,將也;伐兵優異者,帥也;伐交優異者,霸也;伐謀優異者,王也。

    東川董璋雖然在兩川戰爭中攻城略地,使勢力範圍翻倍,卻一直是被人牽著鼻子走。缺乏頂層設計,而專注於眼前的蠅頭小利。他連“伐交”都不及格,嚴格來講,他根本不配當一方諸侯,坐鎮東川已經是德不配位。

    西川孟知祥卻在一開始就醞釀了一盤大棋,成為整個兩川棋局的操盤手,一切盡在其掌握之中,連安重誨、李嗣源都是按照他的劇本來演戲。

    即便是在豬隊友董璋丟掉了中路一塔(劍門關)的不利情況下,孟知祥依然能夠守住上路一塔(龍州),並推掉下路高地塔(夔州),掌握主動權,全場帶節奏。

    目前,兩川呈現“叵”字形勢力分佈,中間的“口”是東川董璋,北、西、南被西川孟知祥環抱。

    孟知祥從一開始就清醒地認識到,憑兩川的實力,絕對不可能推翻後唐朝廷,所以孟知祥謀反的戰略目標是完成蜀地的資源整合、權力再分配,說直白點兒,就是割據兩川。

    實現這一目標,總共分三步:

    第一步,挑起兩川戰爭。

    戰略意圖是迫使後唐中央承認蜀地的相對獨立自主,成為“川蜀特別行政區”,高度自治,也就是通常所謂的地方武裝割據。

    趕走朝廷勢力。

    第二步:妥善處理東川問題。

    董璋的性格氣量不允許他承認孟知祥的絕對領導地位,而他的謀略又不足以使他遊離在由西川主導的兩川新秩序體系之外。

    簡言之,吞併東川董璋。改編東川勢力。

    第三步,建國。

    完成前兩步之後,昔日的前蜀帝國版圖上,就只剩下了孟知祥一家獨大,只需做一些細節上的精加工,在這裡改天換日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如今,朝廷以安重誨之死為契機,主動要求停火,孟知祥圓滿完成了第一步,於是欣然接受停戰邀請,並開始為第二步計劃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