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374章 “賴二代”高從誨

    但張氏不能撞破,否則就會被這個渣男當場殺掉。於是急中生智,借用金甲武士護體。

    而高從誨日後表現出來的聰明才智,就很有可能是來自母親的遺傳基因。

    有詩讚曰:

    “稽功山下郢城開,主器群稱霸業恢。

    猶憶夢中金甲護,執戈扶起泰山頹。”

    新襲位的高從誨面臨著極端危險的窘境。北面,後唐各路兵馬正源源不斷地前往襄州集結;南面,南楚馬殷調兵遣將,要報嶽州一箭之仇。

    此前,後唐李嗣源是兩線作戰,因為定州王都勾結契丹而叛,李嗣源的主要精力都放在了北面。就在高從誨襲位不到一個月,後唐徹底擊潰契丹援軍,收復定州。於是,大量的具有豐富作戰經驗的將士被抽調到襄州前線。

    率先投入戰鬥的,是南楚馬殷,大將王環在石首(今湖北省石首市)大敗荊南。石首在江陵府與嶽州之間,差不多就是正中間的位置,三座城池均沿長江分佈,也就是說,王環已經切斷了江陵府與嶽州之間的聯繫,接下來,南楚軍隊進可以威脅江陵府,退可以夾攻嶽州。

    石首的失利讓高從誨憂慮萬分。

    據說,當高季昌向南吳稱臣時,高從誨就竭力反對,但高季昌沒有采納。現在,高從誨對左右幕僚說道:“唐近而吳遠,我們不該捨近求遠。”

    於是,高從誨通過馬殷向後唐朝廷表達了歉意,承認了錯誤,把絕唐附吳的責任全都推給了死鬼老爹,請求後唐能饒恕荊南這隻迷途羔羊;又給襄州節度使安元信寫信,求他替荊南上疏求情、做擔保;又派心腹劉知謙攜帶悔過書親赴洛陽,在悔過書中,高從誨自稱“前荊南行軍司馬、歸州刺史”,這是高季昌叛附南吳之前,高從誨在後唐的官職,高從誨以此官職自稱,也是表明自己迷途知返、悔過認錯的態度,隨悔過書而來的,是三千兩贖罪銀。

    李嗣源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啦。

    前文已經大篇幅地介紹了李嗣源新朝廷的處境,他真的很難支撐起一次像樣的戰爭,所謂的征討只是嚷嚷兩句,表明一下態度,找補點兒中央的顏面,內心深處也是能不打就不打。所以看得出來,這次平荊的主力其實是南楚馬殷,中央軍只是在襄州虛張聲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