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322章 郭崇韜之死1貴人孟知祥

    【郭崇韜之死1】

    蜀地基於其獨特的地理因素而有個魔咒,凡入蜀、伐蜀之人,要麼飛黃騰達、要麼萬劫不復。

    入蜀而發跡者,如劉邦、劉備,伐蜀而亡者,如鄧艾、鍾會。

    從後唐起兵伐蜀的那一刻起,就不斷有人借古諷今,把李存勖比作司馬昭,把王宗衍比作劉禪,而把李繼岌、郭崇韜比作鄧艾、鍾會。《十國春秋》評論說李存勖遠比不上司馬昭,而李繼岌、郭崇韜也比不上鄧艾、鍾會,然而王宗衍更比不上劉禪,所以後唐滅前蜀是低配版司馬昭滅蜀漢。

    郭崇韜的文韜武略雖然不及鄧艾、鍾會,但他仍然沒有逃過伐蜀魔咒,大散關、鹿頭關、劍門關……關關都是鬼門關。

    前文說過,當李存勖為伐蜀擇帥時,內心是十分糾結的。派能力欠佳者如段凝之輩,恐不能勝任;而足以勝任者,唯有一文一武,文推郭崇韜,武論李嗣源。反覆斟酌之下,李存勖更加中意於文官郭崇韜。

    御前會議上,李存勖先確定了皇太子李繼岌擔任統帥,然後委派郭崇韜為副手,幫助太子爺建功立業。這是表面文章,表面上看是郭崇韜輔佐李繼岌,實際上,李存勖內心深處的委任順序是先則郭崇韜掛帥,再選李繼岌充作監軍。

    而按照唐朝舊制,“天下兵馬大元帥”通常是由皇太子擔任,而功臣只能做副手,宣佈委任狀的順序也是先元帥、再副手;再者,如果先確定郭崇韜掛帥,再任命皇太子搭伴兒,就會讓皇帝的猜疑太過明顯。

    綜合考慮之下,李存勖只能巧妙地調換了一下委任順序,先李繼岌,再郭崇韜,藉以打消郭崇韜的顧慮,構建和諧的君臣關係。

    多用幾行字來解釋,就是要強調李存勖對待郭崇韜的態度,或者說是對郭崇韜的信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牢靠。李存勖其實是不太信任郭崇韜的,之所以還讓他入蜀,只是因為太不信任李嗣源,“不太信任”和“太不信任”之間的無奈選擇而已。

    這也是郭崇韜悲慘下場的伏筆。伐蜀也罷,平叛御外也罷,凡領兵在外而又遭主公猜忌者,必死無疑。

    除了主公的猜忌,郭崇韜的悲慘結局也是他自己憑實力爭取的。

    人們常會因慣性思維而把郭崇韜視為張承業的繼承者,的確,他們有著很多共同的優點,比如勸諫李存勖,忠於河東集團。但郭崇韜身上的缺點也不少,以至於樹敵太多,一旦離開中央,遠赴巴蜀,李存勖耳邊就會充斥著各種讒言陷害,進一步加劇了李存勖的猜忌,並最終導致了悲劇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