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315章 伐蜀戰爭1

    【伐蜀戰爭1】

    在送走李嚴後,王宗衍的確在“主戰派”的遊說下,加強了邊境的軍事力量,以防備後唐的進攻。例如派王宗鍔率領右定遠軍(中央禁軍)中的二十一個軍(大約相當於今天的團、旅編制)屯駐洋州,以林思諤為利州昭武軍節度使屯利州。

    《孫子兵法》有云:兵者,詭道也,故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

    李存勖在沙場上摸爬滾打了大半輩子,兵書戰策早已爛熟於胸,權術陰謀更是爐火純青。他遵照兵法的指示,“戰而示之不戰”。

    就在王宗衍四處調兵遣將,增強邊防武裝力量的同時,後唐再派李彥稠訪蜀。

    與李嚴的囂張跋扈、傲慢無禮不同,李彥稠低調而友善,對前蜀表現出了充分的尊重和恭敬,表示自己此行就是要促進雙邊關係、增進信任、加強合作,總之,就是構建睦鄰友好的外交關係。

    這一招非常奏效。王宗衍胸無大志,只求割據蜀地、偏安一隅,他迫切地希望兩國友好,保持和平與獨立。在熱情款待了李彥稠近兩個月之後,禮送其歸唐,並派翰林學士歐陽彬對後唐做回訪。

    隨後,在這一年(924)年底,王宗衍主動削減了邊防力量,調回了駐紮威武城的關宏業等二十四軍,召回了駐武定、武興的三十七個軍,協防秦州的二十九個軍,屯駐金州的王宗勳的七個軍;還讓舅舅徐延瓊取代了大將王宗弼,掛職“京城內外馬步都指揮使”,位居諸功臣舊將之上。

    又任命宦官王承休出任秦州節度使,主要任務是蒐羅民間美女。

    王宗儔力勸王宗衍斬殺李嚴未果,又見王宗衍輕信了後唐的花言巧語、整日沉迷於聲色犬馬無法自拔,痛心疾首,私下找到王宗弼,打算執行乾爹的遺詔,罷黜王宗衍,另選一個合格的接班人繼統。

    以王宗弼所蘊含的能量來看,只要他一點頭,就一定可以順利地完成這場政變。然而王宗弼卻猶豫不決,遲遲不能下定決心。

    其實這完全符合情理。

    史籍記載,王宗衍不理政事,內事交由宦官宋光嗣,外事交由王宗弼,兩位託孤重臣聯合把持了前蜀最高權力。王宗弼已經位極人臣,達到了名利的頂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