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241章 朱溫遇弒

    【力疾北巡】

    歷史給了朱溫一個機會,無奈朱溫的身體卻不爭氣。朱溫硬拖著病軀,“力疾北巡”,卻兩次無功而返。

    朱溫的病情由來已久,早在開平三年(909)7月,朱溫就身患重病,“寢疾”,從此就沒再痊癒過。

    8月,病情稍稍轉好,“上級小瘳”;

    開平四年(910)11月,再稍稍轉好,“上疾小愈”;

    可半年後(911)5月,又記載說朱溫的病情長久不能痊癒,“上以久疾”;

    短短兩個月後,《太祖本紀》就出現了一個可怕的字眼——“帝不豫”。如果僅從字面上,似乎沒那麼可怕,直譯為“皇上身體欠安”,但熟讀史書的人,應該瞭解“不豫”的真正含義,帝王本紀中如果出現“不豫”,就基本可以視作是醫治無效的前奏。

    例如唐懿宗,6月不豫,7月駕崩,享年41歲;唐僖宗,2月不豫,3月駕崩,享年27歲。

    乾化二年(912)4月,當朱溫從河朔地區南返途中,在黎陽就“以疾淹留”,病得無法趕路,必須停駐;

    次月(5月)抵達洛陽後,朱溫“疾甚”,更加嚴重了;

    又過一個月(閏5月),“帝疾增甚”,此時的朱溫已經開始交代後事了。

    朱溫躺在病榻之上,流淚哭泣,對左右近侍說出了肺腑之言,“太原李克用餘孽,志向不小,而上天卻要奪走我的壽命,我的這幫兒子哪裡是李存勖的對手啊!恐怕,我將死無葬身之地啊!”痛哭昏厥,許久方蘇(絕而復甦)。

    除了軍事上的節節敗退,後梁在政治上也是搖搖欲墜,境內叛亂頻發,四處失火。我們不必一一列舉,只需強調一個——荊南高季昌。

    這孫子眼看朱溫命不久矣,於是起了割據稱雄之心,以抵禦賊寇為名,擴建城池。日後,高季昌果真以荊南為基礎,建立“南平國”,成為“十國”之一。

    軍事、政治上的風波加速了朱溫的病情惡化。在那個迷信天人感應的年代,上天也不止一次地摧殘著朱溫的精神世界。

    開平三年(909),正月,朱溫抵達洛陽,祭祀了皇家祖廟,祈求祖宗神靈庇護,又“有事於南郊”,祭祀天神。

    幾天後,2月1日,日食。朱溫心裡很不是滋味。也就是在這一年7月,朱溫開始“寢疾”。

    而開平五年(911)的正月初一,新年的第一天,再次發生日食。朱溫的心裡更不是滋味,在這一年的7月,朱溫“不豫”。

    乾化二年(912)5月,就在朱溫“疾甚”、“疾增甚”的時候,又出現了彗星。

    陪你去看流星雨落在這地球上,讓你的淚落在我肩膀。

    彗星剛剛離去,緊接著“熒惑犯心”。熒惑,即火星,有意思的是,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火星都代表著戰爭、死亡,不吉利,特別是“熒惑守心”或“熒惑犯心”的自然現象,通常被視作是天子駕崩的徵兆。

    有關部門奏報,說陛下必須下罪己詔,以答天譴。

    自朱溫患病以來,不止一次地大赦天下、禁屠宰、賑濟窮人、請和尚做法等等,以此祈福祈平安。

    乾化元年(911)十月,朱溫幸白龍潭,賞魚。漁民捕獲了一條大魚(漁人獲巨魚以獻),朱溫下令放生。當時,扈從官員都爭相拍馬屁,稱讚朱溫有好生之德、惻隱之心。當天,群臣上奏,將白龍潭改名為“萬歲潭”。

    大赦、禁屠宰、放生、下罪己詔……都是朱溫的心理安慰而已。這幾年,他的病情雖偶有緩和,但整體呈現出震盪下行的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