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227章 李克寧謀反案

    張承業驚詫不已,立刻表明立場,“老奴即便一死,也不敢違背先王遺願,太夫人怎麼突然說這種話?”

    李存勖就把史敬鎔的告密一一說來,並且悲憤哭泣道:“骨肉至親,怎可自相殘殺?如果叔叔真想奪權,那我辭職便是了。”

    張承業斬釘截鐵道:“李克寧居然想把大王母子送入虎口,簡直喪盡天良!今天不把他除掉,大王就不會安全。”於是召見李存璋等親信,密謀先發制人。

    很快,李存勖就在王府大廳擺下宴席,邀請諸位將領赴宴娛樂。席間,刀斧手一湧而出,將李克寧、李存顥當場擒拿。

    李存勖痛哭流涕,指責李克寧,“侄兒一開始就心甘情願地把爵位、軍政大權讓給叔叔,是您自己拒絕的。而今,卻為何有這等陰謀,居然忍心把我們母子交到仇人手中!”

    李克寧仰天長嘆,說這都是小人煽風點火、挑撥離間,不過事已至此,我無話可說了。

    隨後,李克寧、李存顥被斬首示眾。一場內亂在萌芽狀態得到了及時平息。

    史書上白紙黑字、言之鑿鑿,乍一看似乎也很合乎情理,但細細品咋,我總覺得哪裡不對勁,問題就出在告密者史敬鎔身上,李克寧為什麼要把如此機密的陰謀告訴給他?

    如果你是李克寧,密謀發動政變,想打探王府裡的虛實,只管吩咐史敬鎔去做就是了,無非是讓他每天彙報王府裡的一舉一動、李存勖的一言一行。這樣,即便史敬鎔被人懷疑、揪出,或者被策反,那你也有充分的理由來解釋:我關心你呀!我忙於公務,不能每日問候起居、早晚請安,還不能派個秘書幫我關心嗎?

    再者,史敬鎔如果知道了這些內幕,深入王府時,還能氣定神閒、泰然自若嗎?除非他是受過專業訓練的特工人員,否則內心一定有波瀾。即便不想出賣李克寧,也難保不會被人覺察出異樣。

    越是深入一線的人,越不能知道太多的內幕。這是情報工作的基本原則。

    史書說,李克寧把陰謀完全告訴史敬鎔,再讓史敬鎔潛伏到李存勖身邊……李克寧是智障嗎?

    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

    如同“倒楊運動”一樣,我始終堅信,“李克寧謀反案”的真相遠沒有史書上的寥寥幾筆這麼簡單。

    “李克寧謀反案”是李存勖的“太子幫”與李克寧的“遺老幫”政治博弈的高潮,是對河東集團最高權力歸屬權的大決戰。

    所謂樹欲靜而風不止。李克寧不想反,但“遺老幫”需要他反,不遺餘力地慫恿、鼓動他反。

    所以李存勖若要坐穩河東,李克寧就必須死,“遺老幫”必須肅清。“李克寧謀反”是個嚴肅的政治課題,李克寧的謀反既是“遺老幫”的訴求,也是“太子幫”的政治需求,如同“楊復恭謀反”是昭宗的需求一樣。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李克寧的個人意志並不重要,雖然他位高權重,但他也只是一場政治鬥爭中受人擺佈的棋子。組織上需要他“謀反”。

    “告密者”史敬鎔同樣只是一枚棋子。歷史上這種棋子舉不勝舉,僅本書中就不在少數。

    李克寧被抓後,面對李存勖的詰難,李克寧哭道:“讒夫交構,夫復何言!”在這句尤為關鍵的話上,存在兩種解釋。

    第一種,就是主流觀點,即支持李克寧真正謀反的說法,解釋為“我是被讒言所誤,所以陰謀政變,我無話可說了,認罪伏法”。

    第二種,則是我推理的“真相”:“這件事(謀反)是讒言,欲加之罪何患無辭,你以此為由想害死我,我還能說什麼?”

    冤枉我的人比我更清楚我的冤枉。

    李克寧追隨李克用戎馬一生,見慣了金戈鐵馬,更慣看了政治鬥爭中的秋月春風,他有什麼不明白的?所以他沒有喊冤,沒有辯解,你想弄死我,就弄吧,都懂的,說什麼都沒用,那就啥也別說了,“夫復何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