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85章 成都之圍

    成都是帝國西南的重要城池,是西川戰區的心臟,更是大唐帝國抵禦南詔等蠻夷入侵的重要堡壘,在此之前的幾十年中,先後兩次被來勢洶洶的南詔侵略軍包圍。南詔號稱二十萬大軍,其皇帝御駕親征,都沒能將其攻克,可見成都城之堅固。

    其後,成都城又在崔安潛、高駢的治理下,修繕了防禦工事,防禦力量比抵禦南詔時更加強大。特別是高駢,新建了幾十裡的外城,還因此引起了朝廷的猜忌,以為高駢想在西川搞割據。

    雖然高駢興建成都外城為自己引來了政治危機,但不可否認的是,正是在高駢的主持之下,成都的防禦能力空前提高。

    王建認為憑藉自己手中的這點兵力,是難以在短時間內攻克成都的,所以打算息兵罷戰,轉入休養生息階段。

    周庠等人一致反對,並建議他轉攻邛州,因為邛州防禦工事完善且糧草充足,但守軍稀少,易於攻取,然後猥瑣發育。

    王建的過人之處在於始終保持著一顆清醒的、具備獨立思考和見解的大腦,很多行伍出身的軍閥往往會走向兩個極端,要麼剛愎自用,要麼優柔寡斷。

    王建很重視周庠等謀士的意見,但重視不等於無腦接收。他說道:“我在軍中的時間很久,發現了一個規律,那就是假如統帥不仰賴天子的威望,軍心就容易渙散。”

    耳濡目染了太多的兵變,王建終於總結出了這個真理,即“名正言順”,凡事都要講求一個法理,興師動眾更要師出有名。

    於是,王建讓周庠起草奏章,上疏揭發陳敬瑄的罪狀,請求朝廷另派德高望重的高級官員接替陳敬瑄,並表示願意充當討伐陳敬瑄的先頭兵。

    隨後,東川顧彥朗也配合上疏聲援王建,要求罷免陳敬瑄,以安定兩川。

    兩封奏章先後送交到了新皇帝唐昭宗手中,這就是前文說的唐昭宗剷除田閹一黨的突破口。

    於是,唐昭宗順水推舟,任命宰相韋昭度為西川節度使,而將陳敬瑄調回中央。

    消息傳來,陳敬瑄和田令孜當然不肯奉詔。奉詔也是死,抗旨尚有一線生機。於是哥倆積極備戰,做好了戰鬥的準備。

    田閹抗旨,公然反叛朝廷,於是昭宗命韋昭度當剿匪總司令(行營招討使)、命山南西道節度使楊守亮當剿匪副總司令、東川節度使顧彥朗做作戰參謀長(行軍司馬),另劃出邛、蜀、黎、雅四州為永平軍,王建出任永平軍節度使並出任剿匪總指揮官(行營諸軍都指揮使)。

    這就是王建的一步妙棋!

    周庠等謀士只顧埋頭研究軍事,卻忽略了政治。之前,士兵們是為王建賣命,如今,大家是為天子拼殺,服從王建就是服從天子,任何違犯王建命令的行為都是謀反。對西川的任何打砸搶燒都是正義的軍事行動,都是替天行道。大家可以理直氣壯地去西川搶錢、搶糧、搶娘們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