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722章 滅閩漣漪1

    情急之下,李仁達再次改名為“李達”(避吳越王錢弘佐的諱),派使節前往吳越國,向吳越國表示稱臣歸附,並請求派兵援救。

    史學家對李仁達的評價非常低,“陰陽反覆,所至稱臣,屢變名字……漢呂布、晉劉牢之視仁達為近之矣。”李仁達跟著名的“三姓家奴”呂布有一拼,典型的有奶就是娘,四處喊爹的狼崽子。

    不僅是後世史學家罵他是反覆無常的小人,在當時就有很多人鄙視他的無恥行徑,比如吳越國,李仁達可謂是聲名狼藉,在接到他的稱臣請求後,滿朝文武幾乎一致反對。

    不久前,吳越國受建州王延政之邀南下,卻在建州城外遭到王延政的反殺,讓吳越國是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有了上次建州之戰的教訓,吳越國大臣們對這次福州的邀請更加謹慎。

    如果敗了,那肯定是傷財惹氣賠盤纏;可如果贏了,吳越國就能得到好處嗎?李仁達向淮南稱臣,結果還不是與淮南兵戎相見,危急時刻再向我吳越國求援,誰能保證我吳越國不是下一個淮南?不可不可,不可援助。

    再者,淮南已經吞併了閩國五州之中的四州,只剩福州李仁達苟延殘喘,且已經被攻克外城,陷落幾乎已在旦夕之間,從軍事角度上說,援助福州也是要面臨極大困難的。

    風險高,收益小,所以援助福州是筆賠錢的買賣,不能做。

    然而關鍵時刻,一個叫水丘昭券的人發言了,他力排眾議,堅決主張援助福州李仁達。

    水丘昭券的境界更高、格局更大、眼光更加長遠。正因為福州危在旦夕,所以我們才必須不惜代價,抗淮援閩!

    在閩國的整個內戰中,“江淮雙雄”持續干涉,如今淮南已經控制了80%的閩國,唯有福州一城尚在抵抗,倘若福州淪陷,就意味著淮南獨吞了整個閩國,同時也就是意味著吳越國變成了淮南的“國中之國”。在地圖上看,吳越國的北、西、南三面都被淮南包圍,僅有東面與大海相鄰。這對於吳越國來說,是非常危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