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718章 淮南滅閩之戰2

    雙方兵力持續投入,沿建陽溪對峙,形勢越來越緊張。雙方對峙十餘天,都不敢貿然有所動作。

    實際上,這種僵局對閩國軍隊是非常有利的,因為淮南軍深入敵境,客場作戰,閩軍以逸待勞,享受著充足的後勤補給。

    然而“楊剝皮”楊思恭卻急於立功,催促陳望主動出擊。

    陳望告訴他,說淮南大軍雖然人數略少,但來的都是具有實戰經驗的精銳部隊,將領們也是久經沙場的悍將,不可輕視,何況這一戰意義非凡,直接關係到閩國的生死存亡,我們萬萬不可草率,除非有必勝的把握,否則不應放棄消耗戰的有利局勢。

    楊思恭大怒,對陳望咆哮道:“淮南軍深入我境,咱們皇上憂心忡忡,晚上都睡不著覺,把帝國命運交到你我手中。我們在兵力上擁有絕對的優勢,卻畏縮不動,現在不趁著敵人立足未穩予以迎頭痛擊,如果淮南軍趁機逃走,你我還有何顏面回見皇上?”

    隨後又假傳聖旨,命令陳望主動進攻。

    陳望迫不得已,只能發動攻擊。

    淮南軍大喜過望,於是“擊賊於半渡”,祖全恩率領主力部隊在岸邊阻擊,其餘將領率領輕騎突進部隊,迂迴到閩軍背後,發起夾攻。閩軍大敗,陳望戰死,楊思恭狼狽逃離戰場。

    一把好牌被楊思恭打得稀爛。王延政急忙徵調泉州的王忠順、董思安等,率領五千泉州兵增援建州

    這是王延政的立國之戰,政治意義遠大於軍事意義。不敢說全世界的目光都在盯著吧,反正福州、泉州、漳州、汀州都在盯著,淮南和吳越國也在盯著。

    福州最先有所動作。

    福州有位叫李仁達的禁軍將領,在元從指揮使的位置上呆了十五年之久,一直沒有得到升遷,心中充滿怨恨。恰逢閩國內亂,李仁達捕捉到了機會,在王延羲與王延政手足相殘時,背叛王延羲,投奔建州王延政;當朱文進弒殺王延羲的時候,他又背叛王延政,投奔朱文進,併為朱文進呈獻了攻取建州的計策,希望可以在朱文進朝廷得到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