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580章 三大戰役之陽城戰役3

    內因則是所有侵略者的一貫尿性。忙著對佔領區打砸搶燒,侵略是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搶錢搶糧搶娘們兒嘛。契丹對河北地區的“三光”,導致了兩個最顯著的後果,一個是漢人強烈的反抗,二是契丹大軍變得分散、戰鬥力衰減。

    馬全節奏報朝廷,說根據多方情報顯示,契丹的軍隊分散而稀少,而且各部落的參戰部隊正開小差、紛紛撤回家鄉。

    這裡,我們就可以簡單說一下“契丹大軍”的組成機制,瞭解一下這隻外強中乾的紙老虎:無論是契丹還是其他遊牧民族,即便已經仿照中原漢制稱帝建國,但部落聯盟酋長制的傳統仍深深影響著方方面面。其他族裔、部落、部族,雖然臣服於契丹,但契丹皇帝仍然只是一個“盟主”而已。

    簡單說,契丹的皇帝就是草原諸族的“帶頭一哥”,我們大家有義務跟著您南下搶劫,也有權力掠奪戰利品。

    所以當戰事推進順利的時候,當眾小嘍囉們有油水兒可撈的時候,大家就繼續服從大哥的號令;當戰事遇到挫折,戰爭淨利潤不高甚至為負數的時候,那大哥對不起了,我們家裡還有事兒,下次一定!

    道理就跟唐末的藩鎮一樣,或者可以參見三國中的“十八路諸侯討董卓”,賺錢的時候爭先恐後,賠錢的時候一鬨而散。

    契丹的每次南下,都是人數眾多,氣勢洶洶,但只要遭遇一次敗仗,各僕從國、附屬國的軍隊就會毫不猶豫返回北方草原,愛誰誰。

    小弟們走了,契丹本部兵馬又要分散在各個佔領區,駐守據點,還要分兵四處掠奪,所以“數萬”大軍很快就化整為零了。

    馬全節向石重貴建議,我們應該立刻出動大軍,發動一次大規模的戰略大反攻,不是反攻相州、邢州,而是直接攻打幽州!

    石重貴激動地一拍大腿,“真他孃的對脾氣!”於是立刻全國總動員,御駕親征。

    正月二十八,石重貴就不顧大病初癒,從汴州出發,奔赴戰場前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