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578章 三大戰役之陽城戰役1

    【三大戰役之陽城戰役】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石重貴派遣使節張暉奉表求和,被耶律德光拒絕,張暉也被扣留不放。

    顯然,耶律德光並不甘心,不滅中原,他誓不罷休。主要原因已經說過很多次了,就是契丹內部的路線鬥爭,耶律德光要通過南下建功立業來與母后爭權。

    其次,戚城之役雖然沒有達成推翻後晉的戰略目標,但契丹並非一無所獲。

    貝州、德州、博州等河北腹地的戰略要地紛紛被契丹攻克,使得契丹在接下來的戰爭中佔據著主動權。

    貝州很快就被後晉收復,這說明了另一個嚴肅的問題,那就是契丹對新佔領地區的控制力是非常薄弱的,如果不能持續施加壓力,那麼德州、博州等必然會重蹈貝州覆轍。這些在第一次戰役中佔領的土地,就是耶律德光手中穿倉的期貨,必須追加保證金(出兵)才有可能盈利。

    為了鞏固自身的既得利益,耶律德光也有必要繼續出兵。

    第三,通過戚城之役,耶律德光也看穿了劉知遠割據河東的野心,如同河東戰爭時的趙德鈞一樣,劉知遠隔岸觀火,也牽制住了馬全節、杜重威等,使他們不敢擅離職守,生怕被劉知遠吞併。這是後晉的致命缺點,已然暴露。

    這三條原因使得二次戰役必然爆發。那麼觸發的條件呢?導火索事件有兩個:

    一是據《遼史》記載,8月份鎮州兵主動攻擊飛狐,爭奪這個河北地區的戰略要地,被契丹的大同節度使擊退。此事卻不見載於《舊五代史》。《資治通鑑》,當時石重貴剛剛列出了“御遼十五將”,《遼史》中也僅僅是一句話帶過,估計規模不大,應該是邊境摩擦。

    二是耶律德光11月要過生日,“諸國進賀,惟晉不至”。如果這段記載是真的,那麼石重貴真的就不太明智了。雖然兩國尚處於戰爭狀態,但婚喪嫁娶過生日,還是應該派使節祝賀、弔唁的,這是基本的國際禮節。何況石重貴還迫切地希望結束敵對、恢復和平,就更應該藉此良機加強聯絡,搞一個“生日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