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無臭蛋 作品

第535章 魏州投降(月票加更)

    石敬瑭下達了撫慰詔書,表示當然是選擇原諒他啦,安撫魏州自範延光以下全部軍民。範延光率領部下身穿素服(有罪之人)在營門外跪接詔書。

    範延光派節度副使李式來汴州覲見,奉表請罪,並進貢玉帶一條。

    石敬瑭任命劉處讓暫代魏州軍府事;降制恢復範延光的一切官爵(謀反之日被剝奪),並按投降協議將他移鎮到鄆州。

    讀史籍原著有非常多的樂趣,比如我最喜歡讀大事件之後的詔書、制文。原因如下:

    首先,這些文章是雖然是以皇帝的名義下發,但實際的作者則是翰林院的翰林大學士、知制誥們,也就是說,是當時全國頂尖的作文高手,一流的水平。因為是要以皇帝的口吻下發,所以自然不能太三俗,無論是文筆還是意境,都要符合大雅、正能量。所以這些文章往往是境界高、文筆佳。

    其次,這些文章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也許第一印象是晦澀難懂,那是因為“我們”孤陋寡聞。因為這些大才子往往引經據典,濃縮幹練,一般都是四六句的排比對仗,而且符合一句一典,四個字中濃縮這一個典故,我們前文分析過一篇詔書,四個字中居然隱藏了兩個典故。如果對傳統文化、經史子集沒有特別深入的瞭解,當然不知所云。而一旦讀懂,就會拍案叫絕,為古人所折服。

    最後,則是“我就靜靜地看著你裝b,”看著古人一本正經的胡說八道。

    如今發達的網絡可以讓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使一個普通中學生就能讀懂。而在當時,皇帝身邊是需要有幾個專門負責“翻譯”臣子奏章的人,比如明宗李嗣源設置的端明殿學士。否則,他真聽不懂大臣在說什麼,也不知道翰林學士讓自己在說什麼。

    且看石敬瑭給範延光的赦免制書:

    “頃朕始登大寶,未靜中原,六飛才及於京師,千里未通於懷抱。”

    ——我剛登基,天下民心還不穩。愛卿有點兒小想法,也很正常嘛,不要過分自責的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