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孽牌大刀 作品

第635章 大唐神機營

    比試贏了!

    贏的十分漂亮。

    清華書院一共派出去十名學子,考中了四位。

    其他各地的書院,基本都是考中一個兩個,完全沒辦法和清華書院比。

    因為考中的人數較多,現在來求學的學子人數翻了三四倍,都是慕名而來的。

    顏趨庭資助的十名學子,只考中了一位。

    值得一提的是駱賓王,在和顏趨庭等人辯論的時候,更是橫掃全場,碾壓群雄。

    但是其餘人都有官做,唯獨李二陛下給了駱賓王一個後補。

    至於到底是什麼原因,那只有李二陛下知道了。

    字唐朝,殿試的前三名,都可以稱之為狀元。

    是到了南宋之後,第一名稱狀元,第二名稱榜眼,第三名稱探花。

    宋哲宗時,將進士分為經義、詩賦兩科,分別舉行考試,經義進士以經義定取捨,詩賦進士以詩賦定去留。

    宋代的常科考試分為州府試、禮部試、殿試三級。州府試稱解試,禮部試稱省試,殿試帶有複雜的性質。宋代在正科之外,還設立恩科。連續考十五場不中的,皇帝用“特恩”的辦法,賜予本科出身。

    也因此,在唐朝科舉考試的“三甲”絕非指狀元、榜眼、探花。而是把中榜者統一稱為進士,根據成績高低,進士又分為三等,即一甲、二甲、三甲。

    即殿試第一等的稱為“一甲”,賜“進士及第”;第二等的稱為“二甲”,賜“進士出身”;第三等的稱為“三甲”,賜“同進士出身”。所有的中榜者是從一甲、二甲、三甲各取若干名。

    為什麼要這麼搞?

    因為唐朝的時候,真正的主力軍是關隴門閥和孔家,如果真的按照考試的成績錄取的話,那除了孔家的學子就是五姓七望的人了,你讓別人怎麼辦?

    所以,為了讓錄取的考生,個大郡縣都雨露均霑,達到一個有效平衡,就搞出來這個所為的一二三甲,也可以說是三個等級。

    官員分配的時候,按照這個等級進行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