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17章、解析《哥猜》

    華羅庚先生是華人中最早從事《哥德巴赫猜想》的數學家。

    1936~1938年,華羅庚赴英留學,師從哈代研究數論,並開始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驗證了對於幾乎所有的偶數猜想。

    1956年,華羅庚的弟子之一王元證明了“3 + 4”,後來還證明了“3 + 3”和“2 + 3”。

    1962年,華國潘承洞和蘇聯的巴爾巴恩證明了“1 + 5”,王元再度證明了“1 + 4”。

    1966年,華國陳景潤完成接近終點的“1+2”論證。

    多位華人,幾十年如一日,都匍匐在《哥猜》上,勞心費力。尤其是陳景潤先生,連走路都在解題,其事蹟經報道後,影響了兩代人。80、90年代,陳景潤已達“天下誰人不識君”的地位。

    他的事蹟,又讓《哥猜》這個數學難題,在華國家喻戶曉。

    這次若馬由成功攻克《哥猜》,將完成華人在此難題上的最後一步,一具有承上啟下邏輯關係。他選擇此題也有此考慮。

    確定解題方向後,馬由轉為專注學習數論知識。集中拜讀了自華羅庚起各位華人數學家在這個領域的所有著作,以及世界上其他著名數學家的相關著作。如華羅庚《數論導引》、卡拉楚巴《解析數論基礎》、特倫鮑姆《解析與概率數論導引》、閔嗣鶴《數論的方法》、gtm195、gtm164、165、gtm206等系列。

    僅通過閱讀書籍,信息量還是欠缺,馬由就通過互聯網,查閱了許多國際數學家有關數論方面的論文,試圖從中找到一些啟發和解析經驗。

    大量閱讀後,他感受到數學家已經發現了一些可以用初等數論的語言描述,但無法利用初等數論方法解決的問題,這說明了初等數論的體系是不完備的,如果《哥猜》在某個完備的數學分支下有等價的描述,那麼《哥猜》也一定能夠被解決了。

    《哥猜》雖然是一個初等數論問題,但並不表示它有初等的證明。

    他放棄了傳統解析及論證方式。在科技樹解鎖前,若還是按傳統數學家的方式,將耗費他巨大的精力和時間。這將是得不償失的舉動。他學習數學但卻不會沉湎在這個狹窄的領域,更不會專職成為數學家。他的未來還是高科技領域。

    現解析難題僅是讓天才之名名副其實的一個小舉動而已。

    思前想後,他計劃自創一款軟件,通過軟件強大的邏輯分析和電腦高效的計算效能,來輔助他推演這道數學難題,這也是將信息技術,與傳統數學之間一次融合的嘗試。

    其實,世界上許多數學家,都是編程高手。但卻沒有一位數學大師,能在兩個領域都擁有極高的水準。這也給馬由提供了這麼一個前無古人嘗試的機會。

    他一直堅信,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有了電腦和超越這個時代的各種軟件工具,他完全沒有必要按部就班,像傳統數學家那樣,僅採用人工甚至手寫方式推演。

    馬由在記憶中,翻閱了一陣子,終於找到了一款前世類似用途的軟件。不過,這款軟件建立在量子計算機或生物計算機硬件基礎上,同時需要人工智能。顯然這款軟件再強大,目前他還是無法直接使用。

    他還是下決心,花費一定的時間,把這款軟件進行簡化。總比自己瞎子摸象,完全重新編寫一款軟件容易一些。且這款軟件研發成功後,將來解析其他數學難題,就輕車熟路、事半功倍。

    一週時間,除了補充食物,他一直沒有出門,學分主要期末考試獲得。平時校方也同意他放羊式的教學。和班級輔導員請了假,就蜷縮在宿舍裡獨自敲打代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