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141章、要求

    “第六,採用十字式佈局,即在機頭、兩翼及尾部,四個位置設置了功能不同的複合式雷達系統,其中包含了有源相控陣火控雷達。可以同時跟蹤24個目標,並指揮導彈對其中的8個目標進行攻擊。最遠探測距離可達480公里。可在280公里處引導窄波束進行精確定位。且雷達波速掃描角度可達360度,不僅和f22一樣擁有優秀的低截獲概率雷達、無源電子戰系統,而且還具有f22所不具備的eodas光電分佈式孔徑系統,具有更完善的信息獲取能力。甚至可以代替預警機執行一些偵測、指揮及電子戰任務。”

    “第七,系統優勢。戰機擁有通訊及健全的信息網絡系統。可和所有的友機之間、預警機以及航母戰鬥群指揮系統之間,共享所有信息。可自動分配攻擊目標,協同作戰能力高效、敏捷,極為強悍。將航母戰鬥群系統作戰理念發揮到極致。”

    ……

    馬由一口氣將這款戰機的功能及優勢簡單概述一番。他知道戰機發展軌跡,也清楚瞭解全球各型戰機的優劣。於是在設計這款戰機時,就在保持機動性尤其是su繫系列側衛格鬥能力、高速能力基礎上,充分發揮自己在信息領域的技術優勢,在系統設計、通訊傳輸、芯片硬件、控制軟件,特別是指揮及輔助系統等各方面,都有較為超前的設計理念。

    若要評估,其綜合能力領先這個時代40年以上,可以說是直接跨越了3、4兩代機型,從另外一條技術路線上,達到了5代機水準。在格鬥能力、超音速、電子及雷達系統、性價比等方面,完勝米國的5代機f22。

    這也是馬由權衡再三的結果,軍事科技核心技術洩密的概率,較民用產品小很多,一是運用範圍很小,二是在和平時期樣機落入敵方手中可能性幾乎為零。故馬由沒有采用民用科技那樣一貫的小步快跑策略。起步點就很高,保持數十年的技術優勢,以免浪費。

    航母定型後建造週期都是以3-5年計算,還有訓練、磨合等,服役週期也在30-50年。戰機研發和定型生產週期更長,設計方案若過於平常,等多年後成建制服役,就可能出現面世即落後的窘境。那可不是馬由的意願。

    當然,這個方案也涉及到一些新型的複合材料、新型的鋁合金及鈦合金材料,以及芯片及軟件系統。他也承諾,藍星集團專項投資研發,預計在2-3年內完成研發投入生產。

    他承諾的這個進度計劃,基本不影響戰機的研發及生產。一款戰機從提出概念到生產定型,有漫長的道路要走。時間是以5年為基本單位計算,若新技術較多,則可能長達15年之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