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帝人 作品

第135章、禮物(3)

    他建議國家在傳統制造業領域,實施升級換代、有序追趕策略,逐步迫使西方資本家,因我們已擁有了某些技術,而不得不解封那些協定中限制的產品和技術。最終,全面突破這些協定的限制。雖然這個目標可能比較長遠,但也不是不能實現。

    例如,一旦華國在數控機床領域有所突破,西方列強的資本家,自己就要著急地給他們國家政府做工作,提前解封對應精度機床的限制,低下高昂的頭,甚至低價傾銷。賺取華國龐大的市場的利潤的同時,還可打壓華國剛剛起步的機床企業。類似的事例幾乎體現在各行各業。他們這樣的套路,已玩得十分嫻熟。不僅是華國,其他許多發展中國家中,有一定科技含量的企業,要麼被他們收購、控股,淪為其賺錢的工具,要麼就被這些套路打壓消亡。

    傳統產業有序追趕的同時,建議在半導體及軟件等it領域這類新興產業,實施“彎道超車”的不對稱戰略。因各國起步相差還不算巨大,我們若集中財力物力和相應政策扶持,力爭在短時間做到與世界強國同步。並在實踐過程中,尋找到某些小領域自身的優勢,有的放矢地集中攻關,做到局部全球領先水平。從而取得和西方列強在科技領域抗衡的部分籌碼,從而打破被他國屢屢採用制裁大棒的局面。

    換言之,其中的關鍵,就是杜絕大而全的思路。在日益緊密聯繫的全球化時代,一個國家想要所有技術和全產業鏈都取得全球領先地位,顯然是難以實現的目標。但攻其一點,就能獲得產業鏈所有環節產生影響力。達到相互制約和平衡。

    除了it這個年輕的產業,還建議在基礎材料進行重點傾斜。若僅僅是不停跟進追趕始終比較被動,若重視基礎材料的研發,一旦有所突破,可能引起相關產業的全面升級。從而獲得該領域的國際地位。這也和it領域一點帶面的策略殊途同歸,都是為了獲得科技領域的話語權。

    生物工程領域也是如此。比較傳統工業,生物工程領域研發的偶然性相對較多。同樣是一旦舉國傾注,無數研究所的投入後,成功突破的概率就大了許多。舉例說,假如成功研發出治療艾滋病的藥物,除了正常的市場收益外,也可成為國家之間博弈的小小手段之一。何況若研發出基因修復藥劑,延緩衰老過程,西方列強裡的資本家,也會自動說服他們所在國家,制定和華國友好的政策,對等取消一些限制政策。這就是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