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憂傷 作品

第十一章: 小試牛刀而已

    你為什麼憂傷提示您:看後求收藏(),接著再看更方便。

    每天限量限購銷售,也正如劉峰預料的那樣,很快就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剛開始的兩個星期,大夥還沒察覺到什麼,畢竟這個膏藥,也不是什麼必需品,加上去年,不限量的時候,很多老百姓都買了一些存貨在家裡。

    但是他們很快就發現,自己的存貨用完後,現在再一次去毛家村,都買不到膏藥貼了。

    每天上午九點半開門,兩百張的膏藥貼,幾乎兩個小時不到,就賣光了,這讓很多遠道而來的顧客,很多人都空手而歸,這隨之而來的抱怨,自然免不了。

    但是現在這膏藥貼,缺珍貴原材料這事,已經在附近傳開了,大夥雖然抱怨,但是也無能為力。

    因為通過店員得知,現在的確很缺原材料,幾乎每個星期才生產一次,而且就生產一千多張,剛剛夠一個星期的份額,根本就沒多生產。

    一些遠道而來的買家,為了不空手而歸,只能試著去問周圍的人,能不能轉讓幾張膏藥貼給他們,一旦產生需求,場外交易的價格,自然會高於原價。

    剛開始很多人用人情價,轉讓幾張,比如九毛八買的,一塊錢一張轉讓,都是鄉里鄉親,大家都是認識的,就當送個人情。

    但是人情終究有送完的那一天,每天才兩百張的份額,每天需求量卻遠遠大於這個數量,到了第二個星期,再用人情價轉讓,幾乎不現實了,於是,很多人就在開始加價了,願意一塊一毛錢一張購買幾張。

    隨著市場上的存貨膏藥貼,慢慢減少後,市場上的需求量,自然而然就增加了,可原價每天排隊根本買不到,在這種情況下,一個新的二級市場自然而然誕生了。

    短短一個月時間,價格從九毛八友情價轉讓,再到一塊一轉讓,最後到了月底,二級市場的轉讓價格已經沒有低於一塊二的膏藥貼了。

    也就是說,你去排隊買兩張膏藥貼,轉手就能賺四毛錢,這種好事漸漸成了當地一個奇景,也漸漸把這款“宮廷秘製膏藥貼”的名聲推上一個新的高度。

    那些下鄉收購珍貴藥材的精神小夥,也間接告訴了所有人,這款膏藥的稀缺性。

    而一些用過這款膏藥貼的人,每次和別人說起這款膏藥貼,都會用一種極為痛心的神情描述這款膏藥貼。

    “這膏藥貼效果是真的好,可就是太貴了,而且還買不到!”

    這種鄉間閒談,也漸漸讓這款膏藥貼有了新的定位,那就是效果好,價格貴,一般人用不起。

    任何老百姓在花錢方面,往往在生老病死上面花費最多,生病帶來的疼痛,根本不是價錢能衡量的,就一個效果好的名聲,就能讓很多人記住這款膏藥貼了。

    於是每天來排隊的人更多了,每天附近的村子,大早五六點就過來了,一直等到九點半開門,願意等三四個小時,只為了買到兩張膏藥貼。

    這種情況,從限量供應的下半月後,就已經有這種現象了,一些附近的村民,見到這種情況,一些機靈的,也開始每天沒事就來排隊購買,靠著地利優勢,他們往往每天都能最先排到隊。

    只要購買到膏藥貼,到了下午,轉眼就能每張加價兩毛錢賣出去,一天一個人能賺好幾毛錢,這種突如其來的收入,讓很多毛家村村民都動了心思,財帛動人心,沒有人是傻子,何況這裡還是改革開放最前沿的地區。

    為此有些村民,全家老少都大早起床去排隊,靠著人數優勢,每天能買到十來張的膏藥貼,再販賣出去,每天輕輕鬆鬆能賺兩三塊錢,一個月就是五六十元。

    這可是一個成年人一個月的工資了,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村民靠著排隊,每天能賺兩三塊錢的事,一經傳開,毛家村的村民排隊的比例直線上升。

    這個現象也引起了毛成城的重視,連忙請示劉峰。

    劉峰得知這事後,絲毫不慌,這樣的發展是必然的,沒有人能無視這幾乎白撿似的利益。

    但是貨源全部被毛家村村民壟斷,也不是一個好現象,為此劉峰考慮後決定,正式實施下一步計劃。

    原本限量銷售的第二個月計劃,是每天增加到三百張份額,每天多出來一百張,一個月就是三千張,這三千張,他準備換一種玩法來銷售,毛家村這邊依舊每天限量銷售二百張。

    但是他另外還找了一個銷售渠道,那就是羊城城郊附近的農村地區,那些駐村衛生室,他準備和那些駐村的醫生談合作。

    他也不是隨便找的,而是儘量找羊城周邊的村鎮,而且還是人口多一點的村,儘量讓這個膏藥貼的覆蓋範圍擴大一些。

    當然,為了讓這款膏藥的稀缺性不被破壞,他第一批是從中挑選了三十個駐村衛生室,面積覆蓋羊城兩個區,都是當地比較大的村。

    他直接說明了來意,那就是願意每個月,給每個村的衛生室提供一百張膏藥貼給他們,他們賣多少我不管,但是我給你們的價格,必須是九毛八一張。

    劉峰這個提議,周圍的衛生室幾乎沒有考慮就答應了,沒有任何一個村的衛生室不願意,那些醫生還很感激,這和幾個月前,他曾經去鎮上衛生院推銷膏藥貼完全是兩種不同的態度。

    這些駐村的衛生室,從六七十年代開始,直到二十一世紀過後,都還存在,只是後世隨著醫療系統越來越完善,這種村級的衛生室,存在感已經幾乎沒有了。

    而這個年代的駐村衛生室,那是很多村民唯一的看病渠道,裡面的醫生,基本都是本地人,他們還有一個華夏人都知道的外號,那就是“赤腳醫生”。

    這些赤腳醫生,閒時是農民,忙的時候,揹著箱子,就走街串巷成了醫生,他們自然知道毛家村的膏藥貼,這幾個月,隨著膏藥的熱銷,他們不知道被多少村民詢問有沒有這種膏藥貼賣了。

    這膏藥被人說得神乎其神,很多赤腳醫生剛開始還不相信,但是自從體驗過後,都相信這款膏藥,的確有它的神奇之處,很多醫生還特意買了一些備用,劉峰在前面幾個月就遇到很多前來購買膏藥的赤腳醫生,也就有了這個計劃。

    每個村一個月一百張膏藥貼,看似很多,但是這對很多村來說,這完全是杯水車薪,根本就不夠用,很多村都是幾百上千人的村,這點膏藥貼,根本不夠分,而劉峰要的就是這種效果。

    多了這三十個衛生室,也就是說,多了三十個銷售網點,並且多了三十個廣告宣傳點,讓更多的人知道這款膏藥貼。

    原先這款膏藥貼雖然很有名氣,但是也是慢慢從毛家村擴散,擴散速度在劉峰看來,還是太慢了。

    一些遠一點的地區,大多都是親戚朋友之間的傳播,還有很多老百姓根本不知道這款膏藥貼,就算知道,他們也不會跑幾十里路來特意購買,覆蓋的人群,其實還是不夠多,也不夠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