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本 作品

第六百五十二章 手術風險

    “錢的事兒好說——”

    下意識的說了句,鄭建國匪夷所思的就想起了對方的身份來,邱陽寧的級別和這位父母官的相同,都是比他高兩級的10級。

    表面上來看,寇清凱的語氣有些隨意,問的初衷還是出於擔心,可鄭建國想到這位年齡也40多了,妥妥的人到中年。

    雖然,寇清凱的身份保證了他不會遇到其他中年人的問題,上有老下有小,家裡單位裡也都諸事順遂。

    可癌症這玩意對任何人來說,都是相同的可怕,別說是寇清凱和邱陽寧的10級,就是1級的大佬們也避免不了這些。

    特別是當對國內外醫療技術有著清晰的認識,寇清凱這會兒與其說是對邱陽寧的關心,倒不如說是對他自己的擔憂。

    不過這畢竟是人之常情,兩輩子加一起當了半世紀醫生的鄭建國並不陌生:“我會讓人和他籤個研究項目的協議,開展咱們國內第一例肝臟活體移植的相關研究。”

    上輩子裡面,鄭建國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例活體肝移植是什麼時候開展的,因為那距離他這個赤腳大夫出身的醫生有點太遠。

    而這輩子進入了哈佛醫學院,鄭建國才知道目前為止,還沒有誰成功的進行過這方面的手術。

    之所以說是成功,那並不是說沒有人展開過相關方面的嘗試,相反的是不說國外了,便是國內也開展了相關方面的研究。

    某金醫院,從1977年到1981年這會兒,就在沒有無菌手術室,沒有抗排斥藥物,沒有器官處置技術,沒有血氧飽和度監測,甚至連無創血壓監測技術都沒有的情況下,開展了幾十例活體肝臟移植手術。

    於是理所當然的,這幾十例患者有九成死在了手術臺上,或者是術後三個月內,另外一成雖然熬過了三個月,卻也沒突破六個月時間。

    這也就是鄭建國本身屬於醫生罷了,否則他是真的想去拜訪下無知者無畏的醫生們,是如何把這種手術做到幾十例的。

    所以在聽到邱陽寧的事兒後,鄭建國便想著讓他出來轉轉,讓古堡醫院開展下相關的研究,以免這位病急亂投醫的上了那家醫院的手術床。

    “那行,省人民醫院的醫生說瑞某醫院開展過不少的手術,讓他去那邊試試呢。”

    寇清凱的聲音傳來時,鄭建國不建議的話到了嘴邊也就變了:“那你給他說下就可以,看看他是怎麼想的,不過不要說太多,畢竟這方面的技術還在研究中,國外也沒有開展過相關的手術。”

    “國外沒有開展過這方面的手術?”

    寇清凱的聲音多了些疑問時,鄭建國也就開口道:“是的,目前為止全世界範圍內,也只有那家醫院開展了幾十例手術。

    雖然有一半多的人,連手術檯都沒下來就進了太平間,一半多的人多活了兩三個月時間——”

    電話裡的寇清凱沉默了會兒,不知想到什麼後開口道:“那國外為什麼不開展這方面的研究?”

    “不是沒有開展,是沒有合適的患者出現。”

    鄭建國當然知道造成這個原因的根本在哪:“因為手術前需要向患者講明手術風險,以這種手術來說,第一例活體移植的失敗率高達九成,也就是說有9成幾率是下不來手術檯的。

    這對於患者來說就比較誇張了,只要不是癌細胞擴散的晚期,就沒誰願意會同意這種被宣判死刑的手術。

    而至於是隨時死亡的癌細胞擴散的晚期,這都已經擴散到全身了,再爬到手術檯上挨一刀,那還不如吃點好的喝點好的等死神降臨。”

    鄭建國說的含糊,寇清凱倒是飛快抓住了重點:“那國內為什麼會做了幾十例這個手術?”

    扯了下嘴角,鄭建國開口道:“因為國內的人們相信醫生,暴躁起來的家屬最多把動手術的醫生打一頓,不會起訴醫院要求幾十萬,甚至是幾百萬美元的賠償——”

    說到醫療糾紛的賠償,鄭建國就對國內的情況唏噓不已,歐美這種情況之所以嚴重,一是醫生們的責任感,二就是那數量龐大的律師。

    之所以說是醫生們的責任感,這並不是說歐美的醫生就道德高尚到像是72個處女,對於可能會失敗的手術抱著寧願不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