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 作品

第184章 宴請鄉紳(求訂閱!)

    大朝儀方過一日,一道針對此次大震的聖旨便昭告天下,《京報》也同期刊行,並註明了釋義。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

    自朕御極,日夕冰兢,守我祖宗之法,惟恐失墜。今見奏貼,山東、河南、湖廣三省大震,豈非官員枉法?

    官員犯法,庶民受難,朕深痛恨!

    今後科道、有司各官,俱要痛加反省,虛心盡職,共謀安定。

    爾部院、有司官員,勿貪賑災民之款,勿碰濟災民之糧,務求從公賑災,切莫狗一人之私,誤賑災大事。

    如有敢犯,定行重處不宥!”

    天啟二年大地震,是歷史的必然。

    因為朱由校的及時作為,很大程度上,讓許多原本“應死”的百姓活了下去。

    內閣大學士王在晉以欽差大臣的身份,于山東巡撫趙彥奏疏抵京的第二日,就率領一批踏實肯幹的官吏,自永定門出發,前往山東救災。

    ......

    山東,鄆城。

    正月裡的齊魯大地,天空中正落著稀薄的雨霧,溼潤的泥土中鑽出翠綠尖尖。

    老人們都坐在地上感嘆,若不是這次大震,今年就該是個稍有的豐收年。

    自大震後,廣柔的齊魯平原便如風捲殘雲,再未見什麼春耕,荒蕪村落、殘垣斷壁倒是隨處可見。

    一行人自保定府方向騎馬而來,反覆確認,望著眼前的一片狼藉,都是面面相覷。

    “這裡…就是鄆城?”

    王在晉輕裝上陣,並沒有如以往那些欽差一樣,豎起高大的棋牌,穿著鮮豔的官服。

    相反,他與隨行官員風塵僕僕,個個喘著大氣,哪像欽差,看起來就跟路過此地的行腳商一樣。

    聽見他的問話,隨行的一名官員取出地圖,肯定地回答:

    “閣老,這兒就是山東鄆城。”

    這話說出來,他自己都不信。

    眼前的鄆城,城關殘破,遠遠就能見到城內民居大半已經坍塌,數千百姓正在官兵的幫助下搭建營房,表情麻木地搬運石塊。

    “閣老,您總算到了,要是再晚上十天半月,末將都不知道該怎麼辦好了。”

    迎上來的,是大同總兵楊肇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