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起的石頭 作品

第三百九十四章:三朝遼事實錄

    王在晉依年按目,歷敘戰守梗概、兵餉要務、將士怯弱、官僚相訐情況,引錄朝臣奏議、攻訐,敢言敢寫,朱由校看的很是起勁兒。

    這本書據說在後世乾隆年間被禁了,這回王在晉寫出來,朱由校除了打算在日後全書發行以外,也要留在宮廷裡一套。

    以往宮廷裡那麼多儒家著作,是該有一本這樣的書來換換口味,也讓那些養尊處優慣了的人們看看戰爭帶來的惡果,知道一下大明的邊防形勢!

    “好,這本書以後就擺在西暖閣,朕看著方便,後世的皇嗣們來此處處理政務時,也能時刻警醒!”

    朱由校讚歎一句,隨手將書交給王朝輔,淡淡說道:

    “傳旨,叫廣寧參議孫承宗進京面聖,朕要當面問一問他袁崇煥的事,好一個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對於袁崇煥,朱由校正是因為他在後世那般大的名聲,考慮到多少有些能力,所以才會一忍再忍,留他守備寧遠。

    可袁崇煥也是執拗得很,不知道哪根筋搭錯,整天朗朗上口的就是一句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

    崔呈秀不是朱由校,他不知道袁崇煥在後世有多大的聲名,他只看見一個小小的寧遠兵備,忤逆兵部檄令也就算了,居然還三番兩次抗旨不遵。

    兵部落權,下獄,這已是袁崇煥這般作為以後必然的結局。

    只是不知道朝臣們到底怎樣想的,明明是袁崇煥抗旨不遵,崔呈秀明明是秉公執法,穩定了遼東局勢。

    可是在科道言官們的嘴裡,崔呈秀雖然沒了擅自議和的罪名,卻也無法洗脫閹黨奸臣之身。

    在清流們的眼裡,凡是閹黨必定是小人,凡小人所謀害的,必定是天大的忠良,更何況袁崇煥是“帝師”孫承宗的門生呢!

    昔日的王化貞,不過是個意外罷了!

    ......

    魏忠賢從宮裡回到東廠,就一直陰沉著臉,一言不發。

    傅應星上前滿了一杯貢茶,恭候問道:

    “大捷傳聞,京城每家每戶都是喜氣洋洋,外頭放了爆竹,喜慶得和元日節一樣,舅父臉色卻怎的如此難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