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否 作品

第114章:不祥之兆

    從春陽請來的兩位“縣標”雕刻師一共設計了三張被選圖,一張是老虎倒地,羅漢跪身一隻手按著老虎的腦袋,一隻手舉拳要打,很像《水滸傳》裡的武松打虎。另一張是羅漢騎在老虎身上,左手豎掌於胸前,右手捻著佛珠,雙眼炯炯有神,目視前方。還有一張是老虎趴在地上,羅漢背靠老虎仰著頭,左手拿佛珠,右手舉起,手上拿著一個酒葫蘆口衝下,一副開懷暢飲的樣子。

    放在縣委常委會上討論的時候,選擇哪個的都有,而且都能說出理由。

    比如選酷似武松打虎那張的人說,既然是伏虎縣,就應該體現出降服老虎這件事,而這副畫恰恰反應了這件事。

    選擇羅漢騎老虎那張的人則說這張寓意好,騎著老虎,既體現了伏虎縣的由來,羅漢目視前方,手捻著佛珠,又代表著伏虎縣堅定信念,將一直向前發展的決心。

    而選擇最後一張的人則說伏虎縣這個名字本來就透著一股殺伐和血腥,如果立在縣城大門口的雕像再近一步渲染這層色彩的話,對今後伏虎縣的發展恐怕將是不利的。而最後一張羅漢靠在老虎的身上,很平和,讓人看了心裡不會覺得不舒服。

    卞世龍本來就沒有主意,拿到會上討論就是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最終結果。可討論來討論去,分歧很大,哪一張也沒有得到大多數人的支持,三張幾乎是平分秋色,這讓卞世龍著實為難。

    會後,石更跟著卞世龍回到了辦公室。

    “你覺得哪張好?”卞世龍問道。

    石更仔細看了看三張圖,最後拿出羅漢背靠老虎的那張說道:“我覺得這張最好。”

    “理由。”

    “畫這種東西,有的是在創作的時候本身就帶有很強的隱喻,有的則需要看的人,根據自己的能力去理解。”石更走進辦公桌,指著兩外兩幅畫說道:“這兩幅畫,一個打老虎,一個騎老虎,可以說將伏虎縣的由來體現的最直接。”

    石更拿過羅漢背靠老虎的那張,指著說道:“可實際上這副畫也體現了伏虎縣的由來。老虎是最兇惡的動作,而這隻老虎它沒有撲向羅漢,也沒有張牙舞爪,而是溫順的趴在地上,說明它已經是被降服了。而用這種方式來體現伏虎縣的由來,我覺得要比打老虎和騎老虎那種最直接的方式要好。另外這副畫上羅漢是喝酒的。現在伏虎縣的標誌就是清風酒,羅漢喝的酒完全可以理解為清風酒。如果最後選擇了這張圖做雕像,還可以在羅漢手裡的酒葫蘆上刻上‘清風’二字。再有,這幅畫整體顯得平和,而老話說的好,和氣生財,發展經濟不和和氣氣的又怎麼能行呢。”

    卞世龍聽了石更的解釋點點頭:“解釋的好,解釋的妙。我決定了,就選這副圖了。”

    卞世龍拍板決定了以後,兩位雕刻師隨即便開工了。

    經過半個月加班加點的幹,雕像和底座上由卞世龍撰寫的“伏虎縣”三個字全部雕刻完工。

    完工後,卞世龍去看了一眼,雕像栩栩如生,“伏虎縣”三個字也是蒼勁有力,剛中有柔,與雕像的氣場非常吻合。卞世龍非常滿意。

    上漆之後,還搞了一個雕像揭幕儀式,不過這個儀式沒有大張旗鼓的搞,卞世龍的要求是不敲鑼不打鼓,不上廣播不外傳,內部小小的搞一下就行了。

    雖然對外沒有產生任何的影響,但對於伏虎縣的老百姓來說,自從立雕像的位置被圈起來以後,所有人就開始關注並猜測。而當所有縣委縣政府領導趕到雕像前,為雕像揭幕時,現場則去了好幾百個圍觀的群眾。

    原本並沒有安排講話,只是想著揭幕以後,所有縣主動領導在雕像前拍張照片就行了。習明輝看到來了這麼多老百姓,就建議卞世龍講兩句,卞世龍一想也好,就臨時講了幾句。

    之後由卞世龍和習明輝一起,拽掉遮在雕像上的紅布,然後所有縣主要領導站在雕像前合了張影。

    所有領導照完之後,谷勇拉著石更在雕像前合照了一張,然後石更又拉著卞世龍和張悅合照了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