姒荒 作品

第181章 郡守公羊群

    裁軍與徵兵往往是相對的。

    如今的大秦帝國尚是冷兵器時代,自然不可能走精兵簡政的策略,在冷兵器時代,一個國家的實力強大與否,在於軍隊的多寡。

    所以,在這個時代,不像未來,裁軍之後便是一直如此,而是裁撤老軍,然後彌補新軍將士。

    所以,裁軍與徵兵往往都是並行的。

    特別是在太平年間,裁軍多少,一般也會徵兵多少,不多不減,維持大軍的基本戰力不變便可以。

    除非是戰爭年代,朝廷也不會盲目的徵兵,以借數量來提升朝廷的信心。

    十三四萬大軍,數量雖重,但是對於大秦帝國而言,並非傷筋動骨,畢竟裁軍並非裁撤一地大軍,使原本的放守出現真空。

    而是從三軍之中,將年齡達到四十五歲之上的將士裁撤,然後使其歸鄉,這樣一來,不僅可以保證三軍戰力,又能夠保證農耕不會缺少人手。

    嬴政心裡清楚,這件事並行是最好的,但是在這個時候,關中大地之上,土地改革接近收尾,青壯勞力將會出現缺口。

    畢竟這一次土地改革,國人百姓手中的土地增加了,對於勞力的需求,自然會變大,正是考慮到這一點,嬴政才決定先行裁軍,充實勞力。

    至於徵兵留在日後!

    此時此刻的大秦帝國,十數萬大軍雖然是一股足以震懾人心的力量,但是從大局來看,無關緊要。

    因為南征大軍後撤,就駐紮在陳縣與會稽,若是中原大地之上生變,南征大軍可以在第一時間出兵清剿。

    這才是嬴政真正放心的原因!

    從土地改革開始,除了文通君南門一字千金事件,其他的都按照他的設計再走,可以說是一步一步,步步為營。

    當然了,文通君事件只是暫時無用,但是到了必要的時候,一粒火星,便可以點燃全局。

    比如未來的焚書坑儒事件!

    “十三四萬之數,雖然是一支不小的力量,但是當今天下終究不是戰爭時代,對於大局影響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