羋黍離 作品

第232章 西域形勢一片大好

    時入夏中,開寶八年也快過去一半了,大漢的北伐事業,進行得轟轟烈烈,如火如荼,雙方在長達萬里的邊境線上,展開殊死搏殺。

    到五月下旬,戰局逐漸進入僵持階段,從整體來看,大漢還是佔據著主動的。畢竟,大漢在國力上的優勢太明顯了,而遼國才經新舊交替的震盪,一切都難稱安定,就要不得不強行將整個國家都扭轉到戰爭的軌道上來。

    而遼國之所以能與大漢扳手腕到如今的程度,既得益其不弱的軍事實力,也因為他有一個年輕卻英明的皇帝,兼有大量具備文武才幹的英傑,在國難臨頭的情況下,勉強做到了上下一心,同仇敵愾。

    但是,不論遼國如何奮力抗爭,雙方在國力上的差距是改變不了的,硬實力上的懸殊是難以彌補的,大漢這邊同樣是精銳齊出,英雄輩出。

    戰爭或許具備一定的偶然性,存在發生奇蹟的可能,但還是那句話,大漢憑藉著雄厚的人力、財力、物力資源,可以敗一次、兩次乃至三次,只要不傷大局,就有捲土重來的機會。

    遼國則不行,遭受一次重創,就可能一發不可收拾,就可能造成無法挽回的損失。因此,隨著戰爭的進行,壓力則是成倍地轉向遼國那邊。

    要知道,此次大漢春季出征,對國內的生產都造成了重大影響,何況於遼國。隨著各線戰事的展開,各種戰報陸續彙總到樞密院,劉皇帝甚至有憑國力耗死遼國的決心。

    一年打不下,就打一年,兩年打不下,就打兩年,三年......在這種戰爭模式下,遼國扛不過三年,甚至於,就開寶八年,想要順順利利地熬過去,都會十分艱難,這還得在漢軍沒有重大突破的前提下。

    論軍事才幹,這麼多年下來,劉皇帝沒有太多的進步,但是在眼光上,絕對是無與倫比的,像這種欺負人的戰法,他也最熟悉,最喜歡。在自己擅長的領域,劉皇帝也往往穩如老狗。

    縱觀整個戰局,自西向東,漢軍處於全面進攻的態勢。河西那邊,博望侯郭進率領一萬步騎西出,挺進西域。

    對大漢的軍隊做個排行榜的話,河西軍隊絕對是名列前茅的,甚至能比過禁軍精英,剽悍的民風,高素質的兵源,以及常年的實戰訓練,都造就了河西軍隊的威名。

    而郭進此番西出,在兵力上雖然不能算雄厚,但影響是巨大的,帶給西域的遼軍以極大的壓力,從漢軍西征開始,就已經動搖其並不牢固的統治了。

    無數勝利造就了大漢帝國的威名,影響早就深入西域,而西域百姓的情況,用一句話就可以形容,苦遼久矣!

    有漢軍這個靠山在,飽受遼軍殘暴統治的西域各族人民,膽子也都壯了起來,在漢軍兵進伊州之後,便打著各式各樣的旗號,起義反抗契丹人的統治,東起伊州,西至焉耆,無不望風影從。

    其中聲勢最大的,自然是僕勒這個回鶻舊貴族率領的義軍了。在過去近十年的西域風雲變幻中,僕勒是個避不開的人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此人與大漢的關係尤其親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