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心動Zzz 作品

第12章 遊戲開發

 加入了劉一凡的公司,曾凡李虹兩人的旅遊計劃自然沒有進行。

 不再為了工資上班以後,曾凡發現自己比以前更忙了。

 以前是被動加班,心裡萬般不情願,不得不去。

 現在成了公司股東,每天恨不得二十四小時住在公司裡,偏偏還樂在其中。

 遊戲艙經過十幾輪測試以後,找出來十幾處不足,石鑫負責帶領人重新設計,為定做第二版設備而忙碌。

 第二版不僅僅是修改不足,還要擴展一些原先沒有的功能,想辦法降低零配件的成本,為後面量產做準備。

 劉一凡和張叢徐燦負責腦波監測解讀的部分,也是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有了曾凡這個特殊個體加入後,他們這部分進展最快,很多以前模糊不清晰的地方,曾凡的測試數據為他們的研究指明瞭方向。

 常人的大腦信號就好像沒有對焦的照片,模糊不清,很難解讀出清晰的意義。

 經過反覆訓練的人,腦中默唸或者想象某個詞語,做某個動作,腦波才能解讀出來,過程很慢,也經常錯誤。

 沒有經過任何這方面訓練的曾凡,他的腦波就好像專業的攝影師作品,總是能精確清晰的被設備解讀,極少出錯。

 這個bug般的天賦,就好像武俠小說裡面身負血海深仇的主角撿到了武林秘籍,眼看著就能練成絕世神功,怎麼不讓三個人欣喜若狂呢。

 有了曾凡的配合,三個人的研究進度像坐上了飛機,真的是一日千里。

 徐燦開玩笑的說,如果他們聯合發表論文,未來獲得諾貝爾獎不是難事。

 腦科學,就是神經科學,又分為臨床神經科學和基礎神經科學。

 徐燦就是臨床神經科學專業的大牛,不到四十歲,就已經在國際期刊發表過多篇有影響力的論文,是業內知名人士。

 張叢在基礎神經科學領域耕耘多年,主攻方向是行為神經生物學,研究大腦的學習記憶、情感、睡眠、覺醒等。

 劉一凡則是主攻計算神經科學,認知神經科學,利用應用數學理論和計算機模擬方法來研究大腦功能。

 大腦波動公司雖然成立時間不長,三個人認識已經進行了很久了。

 靠著變態的記憶,超強的學習能力,曾凡也跟著三位腦科學大牛學會了很多的東西,畢竟他們有著很多網上學不到的專業知識和經驗。

 根據最近的研究結果,劉一凡調整了以前的腦波感應模型,遊戲艙對腦波的解讀能力提升了一個數量級。

 這也將普通人的學習難度降低了很多,讓新人第一次體驗更加容易了。

 吳振負責進行遊戲開發,他的遊戲開發隊伍從十幾個人迅速增加到了上百人,並且規模還在持續上升。

 不得不說吳振是個程序設計天才,他針對遊戲艙的特點設計了一款全新的遊戲引擎架構,儘管目前只具有基本的功能,但已經可以和遊戲開發同步進行,以後會不斷的完善。

 大草原的測試場景就是這個引擎下的第一個產品,儘管很簡單,給人的體驗卻很有顛覆性,畫面的水平已經領先市面上所有的主機遊戲了,未來還會有觸覺,嗅覺等等擴展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