滄瀾波濤短 作品

第538章


  “太史公寫的東西也會有假?”這是許多人看到這句話的第一反應,在他們看來,司馬遷寫的史記是絕對不會有假的。

  哪怕就算有假的地方,也只是因為時間過於久遠,史料很難收集齊全,於是就出現了一些錯誤,絕不可能是太史公自己造假。

  而楚漢爭霸這個時期的歷史,更是絕不可能造假的,因為楚漢爭霸距離太史公的年代也就90多年而已,有極個別的經歷過那個年代的人,一直活到了司馬遷出世的時候。

  而且司馬遷的爺爺司馬喜,更是從那個年代走過來的人。

  同時司馬家世代都是史官,本身就有記錄和保存歷史記載的習慣,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就是太史令,那從小也是按照太史令的標準來培養司馬遷的,再加上太史令有資格接觸到漢朝所有的官方資料,以及絕大部分被列為機密的文檔。

  漢朝之前的事情不好說,可但凡從劉邦起兵時候開始的事情,司馬遷都能夠拿到最真實的歷史資料,絕不會出現錯漏的那種。

  所以怎麼看,史記中有關楚漢爭霸的內容都不可能有誤,更別說是鴻溝和議這樣的大事了,是絕不可能出現記載上的錯誤,更不可能出現向劉旭寫的那樣,是項羽先提出議和,同時也沒有約定南北為界,僅僅只是一個停戰協議的東西。

  這是兩種完全南轅北轍的記載,而以劉旭對歷史的鑽研和認真,他應該是不會犯這種致命錯誤才對的。

  但事實上,正是因為劉旭對歷史較真,所以他才寫出了和太史公截然相反的歷史劇情的,因為根據目前史學界掌握的證據,以及當時的一些人之常情來推斷的話,太史公寫的鴻溝合議,其實是非常不合常理的。

  首先議和的前提一般是雙方力量均等,誰也沒有把握能夠完全吃掉對方,這才會進行議和。與此同時,主動議和的,也一般是實力較為弱小的那一方。

  那麼在議和發生的時候,雙方的實力如何呢?

  別看在持續兩年的戰爭中,項羽一直把劉邦打的叫爸爸,顯得劉邦本人極為弱小,能力不足。

  但實際上楚漢爭霸開始之後,劉邦一直在和項羽剛正面,是他正面率領軍隊在滎陽地區擋住了項羽,而且足足兩年的時間讓項羽無法突破滎陽防線,更別說摸到劉邦的大後方關中了。

  這麼看的話,雙方應該是軍勢。但問題是,劉邦不僅僅只有他一個人呀,他還有韓信,彭越,和英布三個盟友。

  韓信就不說了,劉邦的自己人,在劉邦和項羽正面硬剛的時候,韓信先是拿下了整個魏國地區,緊接著又靠著背水一戰的驚人韜略,完整的吞掉了整個趙國。

  而在劉邦派人奪走了韓信手中所有的精銳,只留下幾千老弱病殘給韓信之後,他居然還吃掉了齊國,韓信一個人就完成了吞併三國的霸業,而且僅僅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

  哪怕是秦始皇要做到這些,也足足用了5年。

  彭越則一直在楚國腹地發展,各種騷擾項羽的後勤,項羽運十車糧草,有七車會被彭越給奪走,或者乾脆一把火燒掉。

  項羽之所以會缺糧,那都是彭越的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