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浮圖 作品

794 破曉(2)

    “赫伯特博士,我們成功了!”

    破曉一號成功起飛,以匪夷所思速度呼嘯著衝向藍天。

    所有人員亢奮仰視,歡欣鼓舞。

    赫伯特沒有急於高興,緊緊盯著翱翔的破曉一號。

    起飛並不代表著成功。

    最重要的,是飛機在速度達到極限下的狀態反應。

    卡麥恩駕駛破曉一號,不斷加速,很快,音障現象如期而來。

    飛行速度達到音速的十分之九,即空中時速約950公里時,局部氣流的速度可能就達到音速,產生局部激波,從而使氣動阻力劇增。

    要進一步提高速度,就需要發動機有更大的推力。更嚴重的是,激波能使流經機翼和機身表面的氣流,變得非常紊亂,從而使飛機劇烈抖動,操縱十分困難。

    同時,機翼會下沉、機頭往下栽,如果這時飛機正在爬升,機身會突然自動上仰。這些症狀都可能導致飛機墜毀,也就是所謂“音障”問題。

    由於聲波的傳遞速度是有限的,移動中的聲源便可追上自己發出的聲波。當物體速度增加到與音速相同時,聲波開始在物體前面堆積,如果這個物體有足夠的加速度,便能突破這個不穩定的聲波屏障,衝到聲音的前面去,也就是衝破音障。

    一個以超音速前進的物體,會持續在其前方產生穩定的壓力波,當物體朝觀察者前進時,觀察者不會聽到聲音;物體通過後,所產生的波朝向地面傳來,波間的壓力差會形成可聽見的效應,也就是音爆.

    當飛機的飛行速度比音速低時,同飛機接觸的空氣好像“通信員”似的,以傳遞聲音的速度向前“通知”前面即將遭遇飛機的空氣,使它們“讓路”。

    但當飛機的速度超過音速時,飛機前面的空氣因來不及躲避而被緊密地壓縮在一起,堆聚成一層薄薄的波面——激波,激波後面,空氣因被壓縮,使壓強突然升高,阻止了飛機的進一步加速,並可能使機翼和尾翼劇烈振顫而發生爆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