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來割草 作品

第474章 【專訪,為電影事業做貢獻】

    記者問:“文化差異沒有給你帶來過什麼麻煩嗎?”

    梁坤搖了搖頭,笑道:“從管理的角度看,在好萊塢拍片更容易,沒有麻煩。劇組的分工非常明確,導演只要做導演的工作就可以了,很多事不需要我費腦筋。”

    “能舉個例子嗎?”

    “在電影中女主有場戲得用槍,一開始的道具槍在現實裡是後座力很大的那種型號,我覺得用那把手槍拍會顯得有點假。然後副導演就去跟道具師溝通,道具師立即找來了另外兩把道具槍,並對我說非常抱歉,因為他應該有備用選項。像這種事兒就不需要我操心。”

    梁坤隨便舉了個例子,國內劇組導演權利大,管的事多,那才是真麻煩。

    “有沒有你始終不習慣的東西?”記者還是想問出點不好的東西,總不能他拍戲時就沒點難度吧?他這是給國內電影圈的人做了個什麼榜樣?

    “在這裡有些食物我不習慣,我更喜歡回住處自己下廚做中餐。”梁坤笑道。

    記者問:“國內有人認為你拍片太商業,好萊塢的電影越來越多地變成了造錢的機器,美國人彷彿永遠在談錢,直到讓你厭煩。你怎麼看?”

    “如果別人一直在談錢,這些錢卻和我沒關係的話,我大概會厭煩。要是有關係,我賺了很多錢的話,這應該是一件挺爽的事情吧?什麼人會厭煩拍電影賺錢?超級大富豪嗎?走開,你們這些該死的鈔票!走開,別來煩我。”梁坤說話時還配著撒鈔票的動作。

    女記者和攝像師都被他逗樂了。

    其實說這話的不是富豪,是國內一幫追求藝術,沒有票房的導演。他們鄙視那些把電影當造錢機器的人,他們的電影是賠錢機器,賠的很有藝術感。

    記者問:“有了這段好萊塢的經歷後,你對電影的看法有什麼改變嗎?”

    “沒有改變。我一直想拍出符合大眾口味的電影。我拍電影的過程很愉快,上映後很多人喜歡看,我認為這就是成功。”

    記者問:“那麼你未來會考慮拍攝藝術電影嗎?”

    梁坤想了想,微笑道:“那得看是哪種藝術,大製作的我會考慮,涉及很多裸露戲的就算了吧。”

    “藝術電影”是指一些著重藝術性、少含商業性的電影。大多為獨立電影,以特定觀眾為觀影對象,而非普羅大眾。歐洲就有一大群追求藝術的導演,演員不脫衣服,他們不知道怎麼拍。

    梁坤認為大製作也有藝術片,商業性和藝術性可以兼備。要是問邁克爾貝這個問題,他大概會說“藝術就是爆炸”。

    記者又問了關於演戲的事。“你在這部電影中和白人女演員演情侶,聽說還有吻戲,你有什麼特殊感想嗎?”

    1999年,周潤發和朱迪-福斯特合作的《安娜與國王》被認為是華人演員在好萊塢的一次重大突破,因為很難看到華人男星與好萊塢白人女星演戀愛對手戲,可惜影片票房撲街。

    梁坤這部電影彷彿有著特殊的意義,因為他泡到了白人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