柺子飯 作品

第1128章 大亂(四)

    政事堂會議是協助皇帝統治全國的最高議事機構。

    政事堂組建於晉朝中期宣宗一朝,設於門下省。

    最初之時,參加政事堂會議的僅有三高官官,既中書令、侍中、尚書令,這三人是當然宰相。

    其後,皇帝又以他官參加政事堂會議,稱為參知政事、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之名,此兩官也為宰相,但權重稍弱。

    趙詢改革的第二步,便是削權,消減政事堂的權利,他的做法就是設立一個新的機構,成立樞密院,專職軍事籌劃與決斷,把軍機大權,從政事堂剝離,軍政分離,政事堂只管政事,諸位相國只對日常政務有決策權,軍機之事,則是移交樞密院。

    右相之位,不在兼任中書令之職。

    中書省,始建於晉朝初期,職權極重,此職之意,奶秉承皇帝意旨,掌管機要,發佈皇帝詔書、中央政令,是整個晉朝的政務中樞以及最高政治機關,權利遠在尚書省和門下省之上。

    中書省的最高長官中書令,是必然的宰相之首,因為權利太大,幾度架空皇帝,晉朝前中期幾次大的政治變局,都是由中書令與皇帝之間的權利鬥爭,隨著局勢的發展,雙方矛盾越來越激烈,最終導致政治風暴,血流成河。

    因此,後來繼位的晉朝皇帝,意識到相權太重,對皇權的威脅實在是太大了,自靈宗開始,一直到宣宗,經過五代帝王的努力,把中書令的實權轉移到副職中書侍郎的身上,隨後在減一步,由中書舍人主管中書省政務,而且是由幾個中書舍人分權治理,這就是早期的政事堂多相制度。

    乃至到了武宗一朝,由政事堂諸相以及六部尚書主管朝務,三省被徹底架空,各高官官的實權被徹底架空,成了一種榮耀職務。

    趙詢這次政治改革,把中書令與右相的必然聯繫,給徹底拿掉,讓你連這個名義都是沒有了。

    道理很簡單,中書令雖然已經成為一個沒有任何實權的職位,但它的作用還是有的,要是一般的人擔任這個職位,那也沒有什麼大不了的,但右相兼了這個職位,就可以對皇帝的詔令形成一種制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