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自古以來

    畢竟節氣日曆雖然李泰也明白,但沒弄出來,主要這時代文盲還是太多了,這讓這東西的銷路並不寬廣,至少要等到識字的人到達一定程度,日曆才會有價值。

    與之對比,李泰感覺還是讓呂才過來想辦法寫幾首的民謠。

    把每個節氣應該做什麼融入到民謠中,讓當地百姓對自己應該做得事能清晰起來。

    當然,袁客師和呂才那都是以後的活,至少在第一階段完成前,並不是非常著急。

    梯田建設本是百姓們因為人多地少的原因,在本能驅使下向山要田的一種生存模式。

    說實話,對比起在平原中耕種,這種耕種模式的成本更高,而且更加不容易實現機械化。

    但沒辦法,河湟谷地的平坦土地就這麼多,想進一步發展,就只能開發梯田。

    只不過,一般上的梯田都是百姓以自發的形勢進行開發,根據需要慢慢開墾出來,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出現浪費,以及對當地生態的破壞。

    當然對李泰來說最重要得是效率實在太低下了,自己可沒有那麼多時間在這裡浪費,等待當地百姓去慢慢自發發展。

    所以,李泰讓袁天罡去附近山頭去巡查,看看適合發展梯田的山丘,尋找山上的活水,然後因地制宜的直接研究出梯田出來,最大限度的利用整個山丘的資源。

    而有了這般詳細的規劃,至少比較起百姓們純粹根據自己的經驗來開發山地要高效合理的多。

    只不過,這種事情真不是短時間內能夠輕鬆搞定的,需要時間的逐漸沉澱。

    而現在更重要得,還是要取得當地百姓的信任,當然,短時間內李泰也不奢求信任,只要他們不反對自己也就足夠了,唯一可惜的是,自己現在手中的糧食不夠,需要等到孔雀把籌集的糧食運輸過來,自己才能夠真正的鋪開工作,以工代賑什麼的才現實。

    現在,從當地挑選出來的丁員與都長,開始跟隨李泰的戰部,去開墾周邊的荒地去了。

    而李泰雖然想要組織起整個鄯城的人幹活,因為現在自己手上糧食不夠還做不到,但支付起這些丁員與都長的口糧,李泰還是能做到的,所以李泰使喚他們自然豪不吝惜。

    說實話,這些都長與丁員來得時候,那都是已經任命了,有的人甚至已經跟家裡人的遺言都說好了,畢竟在他們的眼中,唐人實在是太強大,也太兇狠了。

    “我們不要被兇狠的唐人所屈服,我們是英武的吐谷渾人,是偉大的鮮卑後裔!”

    可以說,進入到這個隊伍的丁員與都長們,卻是相互的打氣,努力的開始抱團。

    但是,他們第一天過去,除了跟著唐軍開墾土地以外,倒是沒有其他什麼事,尤其是中午的時候,居然還吃到了加了犛牛肉的麥飯,一個個吃得那是把碗都給舔乾淨了。

    對底層百姓來說,他們除非是過年的時候,否則真的很少吃到肉的。

    封建時代任何地區的底層百姓實際上都過得不見絲毫的幸福,像苦恨年年壓金線,為他人做嫁衣裳,更是常見的事。

    只不過相對於逐漸強盛的大唐,底層百姓的糧倉漸漸變得殷實起來,他們自己說不定能養些雞鴨豬,至少過年時,自己也能嘗一嘗肉味。

    但吐谷渾,甚至吐蕃這邊的底層百姓就沒有這般幸福了。

    他們半牧半耕的生活,主要的吃得是牲畜的奶製品,以及自己耕種出來的青稞或者大麥。

    他們一年到頭,真正嚐到肉味的次數,絕對比大唐的百姓要更加少,畢竟奴隸制與半封建制的底層百姓又能好到哪裡。

    所以,原本一個個看著唐軍義憤填膺,甚至怒目欲嗜的丁員與都長,吃了一頓飯之後,態度倒是軟化了不少。

    至少在下午幹活的時候,他們幹起來,盡力了幾分。

    “我們不要被唐人飯食所屈服,我們是英武的吐谷渾人,是偉大的鮮卑後裔!”

    不得不說,不論是哪家的百姓,多少還是比較務實的。

    雖然他們心中比較仇視唐軍,是唐軍帶給了他們災難,但面對包午餐與晚餐的制度,尤其是在這午飯與晚飯,或多或少都能見到油水或肉,這些人給唐軍幹活也不那麼牴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