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五十九章 軍隊的默契

    李泰倒是沒感覺到跟這些在戰場上廝殺的老兵廝混感覺到厭煩。

    相反的,聽著他們爆著各種的粗話,說著自己在戰場上的英勇表現,雖然有九層在吹牛,但這些牛皮吹得熱血豪爽,李泰也聽得舒服,有的時候也會跟著鼓掌。

    而這些士卒們倒也沒有想到,李泰也願低下頭來跟他們聊天,給與他們身為戰士的尊重,尤其是在他們受傷時,他們更感覺到這尊重的珍貴。

    同時,一些因為戰場廝殺導致手腳殘疾,至少未來怕是不能再參加戰場的老兵,李泰也過去詢問他們要不要加入自己建立的不良人中,不過未來需要去幽州。

    對於不良人這麼一個傷殘老兵的組織,李世民倒是默許它們存在。

    李泰把一部分人安置在高陵,不過數量大概五百人左右,主要就只是為了維持街道上的治安而已。

    至於抓到了賊子,那也是心懷慈悲的丟到礦洞裡面讓賊子們勞動改造,改過自新。

    但數量也就這麼多了。畢竟高陵就算不是長安,但也是現在整個關中的交通樞紐,要是人數過多,被李泰所掌控,到底不是一件安穩的事情,到了五百人後,高陵就不允許招募了。

    李泰便只在幽州安置不良人,對於這一點朝廷也是鼓勵的。

    畢竟幽州相對長安來說,自然算是苦寒之地,向邊疆充實人口,至少在安史之亂前,大唐都是鼓勵這件事情的。

    更不要說,幽州這地方在李泰主導下弄出了天津這麼個通商口岸,成為北地的經濟樞紐。

    這就讓幽州環境更加複雜了,所以讓一些老兵前往幽州維持秩序,朝廷還是很鼓勵的。

    當然,這件事情就算李泰出面,也不是這麼好解決的。

    畢竟故土難離是正常的事,更不要說這些府兵絕大多數在本地都是有良田有子女的。

    他們就算受傷回家,家裡也未必沒有人贍養他們,與之相比,卻要千里迢迢去幽州,這多少讓人有幾分遲疑。

    人離鄉賤,水土不服,安土重遷,不想離開故土的理由隨隨便便都能找好些個。

    但人被逼得離開了故土的理由往往也就只有一個,那就在自己的家鄉看不到未來。

    所以李泰也沒想當然的認為,自己是一品親王,然後他們就會自然而然的靠過來。

    反而讓他們回家好生考慮,等到想好了,直接去高陵那邊報名也是一樣的。

    對李泰來說,這個時代高素質的人才,要麼就是讀書人,還有就是這群殺胚了。

    那些讀書的儒家人才,自己不奢望他們能主動投靠過來,但讓這些殺胚充實基層管理,李泰還是非常願意的見到的。

    這對自己遠距離的操控幽州也有著一定方便,畢竟只是單純的依靠自己的農業學府的出來的學院,對基層進行管理,時間久了容易出現壟斷。

    而壟斷出現就必然會出現腐敗,到時候基層就爛了,所以還是加入一股熱血與衝動的力量到基層去,需要讓基層有拔刀的勇氣,但又不至於動不動就拔刀。

    不過,對這些在戰場上的殺胚來說,自然不會看得那般遙遠,只覺得燕王此人真真仁善。

    就算李靖看著李泰的舉動,在李靖的理解中,更多的也只是李泰有著收買人心的意思。

    對於這點,讓李靖看著李泰有幾分頭疼,但李靖並沒有去阻止李泰,甚至暗中讓人把那些願意去幽州做不良人的士卒給統計起來,準備將來一起交給李泰。

    說到底,李靖做事慎獨,自己上次不打算參與到玄武門之變,至於現在自己也六十歲了,實在不想要參合到李泰與李承乾的之間的爭端中。

    雖然兩人沒有發生什麼直接的碰撞,但到現在誰看不出兩位聖人的嫡子在相互的別苗頭。

    那個燕王制作的草種計劃為什麼最後執行人是太子,為什麼燕王最後跟自己來討伐吐谷渾,只要有心朝堂上哪個人精看不出來。

    甚至,他們也都看出了李世民的猶豫,那個做事想來果決的聖人在立儲這件事的猶豫!

    如果李世民真的想打壓李泰,直接拿了草種計劃,然後把李泰重新丟到幽州,吃幹抹淨,讓李泰永不回長安,那大家也不會想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