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四十三章 眾人商議

    孔雀聽到李泰的誇獎,也流露出了一個笑容,顯然是很高興李泰的態度。

    “我會親自去找張萬歲一趟,除此之外,我麾下將士們的甲胃代國公會撥付,但武器需要我們自行煉製,一個月時間,兩千戰士的武器應該能趕出來吧!”

    孔雀信心滿滿的對李泰保證道,“需要朝廷開具武器煉製的憑證,我們開磨鍊制就好。

    在孫老神仙的幫助下,煤炭燃燒技藝越發穩定,所能燃燒起來的溫度也越來越高了。一個月的時間卻是綽綽有餘。”

    隨著冬天對冰這種透明容器的運用,孫思邈對透明容器的追求也越來越迫切,因為很多的研究都因為沒有透明的器皿陷入到了停滯之中。

    而李泰當初提出的透明玻璃的想法,孫思邈也開始向這方向進行嘗試。

    因為這東西在古代是有技術的,王充的《論衡提到過一種叫做陽燧的透明器物,便是能夠聚光成火,疑似透明玻璃。

    只不過整個王充的王家都不知道去哪裡了,也許死在漢末的瘟疫,也許沒在五胡亂華的戰亂,總之,這個王家李泰是真沒有一點點消息,自然李泰的手上也就沒什麼實物了。

    但無可否認,只要在書籍上找到了這東西的論據,證明這東西不是李泰胡說呢,那不論是孫思邈,還是李泰麾下的工匠們,都願意去攻克這個難題。

    畢竟中國的科技發展常常是靠考古,就算現代也常常會出現這樣的驚喜。

    比如當初計劃經濟的年代,砍掉的很多科研項目,現在有錢了回過頭撿起來,會發現很多研究項目現在居然還能勉強跟得上時代,真不知道當初的前輩到底是怎麼研發出來的。

    因為李泰掌握了煤炭資源,所以孫思邈有了足夠的魄力對這火焰穩定或者火焰溫度上死磕,別得不說,先看看煤炭燃燒的極限溫度是什麼地方再說。

    這種東西的研究又是最取巧不得,各種實驗性質的助燃物,各種不同材質的爐窯,甚至就算是煤炭本身,也有把煤炭拿過來就進行燃燒,慢慢向著焦煤發展。

    當然也就只是一個發展方向,但有了這個方向後,到底不算是在做無用功。

    所以,為了研究更透明的琉璃,倒是無意間提升了煤炭燃燒的效率。

    不過,李泰還讓孫思邈去研究一下,怎麼樣去確定溫度,把每一度上升或者下降都能精確標註出來,而不是隻能靠著工匠根據模湖的經驗來進行工作。uu看書

    溫度的度量衡,李泰直接以冰融化成水的溫度為零度作為標的,以上就是正的,以下就是負的。

    這倒是好區分,但真正困難的是,每一度為什麼是這個度數,這需要孫思邈想辦法研究出來,反正李泰是真沒轍。

    而孫思邈也知道李泰的性格,倒也接受了這個任務,只不過進展很緩慢就是了。

    實際上研究的倒也不僅是孫思邈,整個農業學府都在攻克這方面的問題。

    因為溫度如果能精確定位的話,帶來最大意義的就是農業生產了。

    只不過現在頂多拿水作為參考標準,因為水是在常溫狀態下,最常見的實現三種心態轉化的物資,但想要根據誰研究出溫度的具體刻度,甚至研究出溫度計,只能說繼續努力吧。

    不過,這三年的研究,雖然並沒有成功的把溫度這種能夠精確到度的標準研究出來,但是至少這些研究所帶來的的副產品。

    像對煤炭產品的標準化,對火焰溫度的控制能力,以及對於鍊鐵工藝的不斷成熟,都有了非常大的突破。

    李泰感覺就算上高爐鍊鋼也不是不可以,但李泰想了想了,還是再等煤炭技藝再提升一些再說。

    畢竟連透明玻璃都燒不出來,現在指望它能煉出鋼鐵來是不是有點好高騖遠。

    說實話,李泰對這方面真不熟悉,只是感覺鋼鐵是國家根本的技藝,總歸比煉製透明玻璃的技藝要高一些的吧。

    所以李泰便是懷著一個個困難進行攀登的想法,先解決了透明玻璃的問題再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