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兩百零三章 滄州的計劃書

    明後年小麥收割,自己以後就不需要擔心糧食問題了。

    就在李泰專心致志發展天津甚至整個幽州的農業,讓自己徹底擺脫對糧食不安感時,滄州刺史薛大鼎派人前來,希望能借助天津徭役修建滄州境內的水渠。

    “薛大鼎成為滄州刺史了嗎?”李泰抓了抓腦袋,倒有幾分發矇。

    “燕王,您認識這位滄州刺史?”李淳風看著李泰驚疑的樣子好奇道。

    “嗯,當初在高陵共事過!”李泰點頭。

    畢竟自己總不能說就是你沒機會修建的鄭國渠,這位滄州刺史參與了。

    怎麼樣,你羨慕不羨慕,高興不高興……李泰怕被打!

    “既然燕王與其相識,不如便是讓其使者,前來說說也就是了!”李淳風道,

    “畢竟燕王您有滄州的行政之權,薛刺史前來向您借人,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好!”李泰點點頭,很快便把這使者叫進來。

    薛大鼎的使者開口道,“在下滄州錄事王有方,奉滄州薛刺史之命向燕王求助,在下有一封薛刺史手書,請燕王過目!”

    白鶴過去從使者手中接過手書,打開後送到李泰手上。

    李泰看著薛大鼎手上的這一份手書,到底明白了薛大鼎的意思。

    因為薛大鼎是跟著李泰一起建設過鄭國渠的,見過鄭國渠的工作效率。

    自己到了地方,組織下徭役,無論如何都到達不了修鄭國渠時,高陵徭役的效率。

    尤其杜如晦與馬周兩人帶著天津徭役一路幹活過來,基本上都按照著杜如晦與馬周兩人的規劃,把大運河說清理也就清理了開來,讓薛大鼎看得更羨慕了。

    所以,在杜如晦與馬周兩人繼續去下個州修繕時,薛大鼎派人送著書信過來了。

    正常來說,一個州縣的刺史與刺史之間是不能私下裡往來的。

    薛大鼎甚至不能派遣人手去幽州地界,但誰讓李泰有幽州周邊數州城市的內政管理權呢!

    薛大鼎制定了一個水渠修繕計劃,然後讓派人送給李泰修改一下,這很合乎清理吧。

    當然,真實目的是想從李泰手裡借用天津徭役,甚至薛大鼎表態了,只要燕王願意調度這批人過來修繕水渠,那滄州百姓定然對燕王感激不盡云云……

    好吧,這傢伙就是想空手套白狼,看看能不能白嫖一下,反正也就損失一份手書而已。

    李泰看看薛大鼎的整個計劃書,說實話,薛大鼎的整個計劃書製作得挺詳盡的。

    畢竟大家都有製作水利設施的經驗,知道怎麼樣從李泰這裡騙錢(劃掉),求取投資。

    不過薛大鼎居然主動給李泰上交計劃書,這是李泰所沒有想到的。

    自己來大唐了,這麼主動找自己要投資的這是開天闢地第一個。

    平常都是李泰想著要怎麼樣把資金給別人,然後才把這一個工程給修建起來。

    現在李泰看了看,這時代居然有人能發揮主觀能動性,更跟自己一樣都重視基礎設施。

    真是人才啊!

    所以,面對薛大鼎過來拉投資,自己說什麼都要擠出一點資源來給他。

    但真正問題是,自己給他資源簡單,自己要怎麼樣把錢糧回收回來。

    莫說大唐,就算整個華夏曆史上都沒有州縣投資州縣的事,這操作起來就比較難了。

    如果僅只是徭役調度,對整個行政層面來說倒是沒什麼難事。

    但自己所要得可不僅只這麼一點而已,自己想要的是整個滄州的發展方向。

    說實話,自己來到了幽州,對幽州周圍各個區縣多少有幾分自己的認識。

    滄州這地方,地處冀中平原東部,地勢低平,起伏不大,境內河流眾多,素有“九河下稍”之稱。

    上游有三大水系匯入滄州,貫穿東南西北,交叉縱橫,有20多條河流匯聚9處入海。

    可以說不論地勢,還是水紋,甚至漫長的海岸線,都能把天津城的發展在滄州上進行復制,完全能夠成為北方的重要糧倉。

    最重要得是滄州全境都在大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