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豬去挖坑 作品

第一百零一章 懟院士的出擊

    “此時此刻,國內醫藥行業出現了一個可稱之為‘華夏拍案驚奇’的現象。”

    “行內最賺錢,營收最多的藥企,卻不上市,也不融資,將掙來的錢都默默地花在藥物研發和基礎科研上面,一家企業撐起了一個行業。”

    “而上市藥企們,卻硬是走著一條充滿華夏特色的道路。

    數據顯示,373家上市藥企去年總研發費用僅為613億元,不敵跨國藥企羅氏一家。

    以醫藥龍頭恆瑞為例,該公司去年研發費用排在全球藥企40名開外。如果把所有銷售費用都用在研發上,總研發費用大約為19億美元,排名將大幅提升至20名左右,可以與諾和諾德這種中等藥企平起平坐。

    國內藥企這兩年賺得可謂盆滿缽滿,它們究竟把錢花到哪去了?

    答案是營銷推廣。

    去年共計有373家上市企業發佈了業績報告,總營收為1.92萬億,淨利潤1351億元。而銷售費用高達2790億元,其中672億元為銷售員工薪酬,剩下的2118億元主要用在推廣上,包括學術推廣,招待費用,會議費,宣傳費,差旅支出等。

    再拿恆瑞醫藥舉例,該公司去年總營收277億元,淨利潤63億元。而全年銷售費用為98億元,其中42億元用在學術推廣,創新藥專業化平臺建設等市場費用上。

    一份投入一份收穫,投入如此之低,整個行業自然就是泡沫滿滿。別看各種創新藥企業的ppt吹的是天花亂墜,但實際上國內的新藥項目90%都是針對國內外已經驗證過的靶點開發的派生新藥。

    派生藥雖然仿照原研藥,但稍微改變原研藥的化學結構,嚴格意義上來說都是衍生藥物。

    國外新藥都是原研新藥,為同類第一或者同類最優,新藥開發成本10億到22億美金,從進入臨床到拿到新藥批件成功概率9.6%,而國內派生新藥的開發成本不到1億美金,從臨床到拿到新藥批件的成功概率高達80%。

    這種山寨風的新藥策略看起來很美,但也意味著利潤前景的降低,商業競爭的加劇。

    那麼,我國醫藥行業還有沒有啥亮點,能在世界處於領先地位呢?

    這個,當然有。

    那就是——估值,絕對雄冠全球。

    從市場規模來看,目前我國藥品市場的規模大概8000億元人民幣,鷹國約為我國4倍,世界醫藥市場達到1.2萬億美元,約為我國的9倍。

    從企業實力來看,那些擁有同類最新最優的真正新藥產品的國外藥企,他們研發投入高,收入利潤高,他們的市值卻低於一個只有國內市場的派生產品的國內藥企的市值。

    這難道不讓人覺得滑稽和可笑嗎?

    這難道不是華夏拍案驚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