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諸侯王 作品

第四章 年末算糧秣

    草原上貢的要狠些,主要是大唐壓榨的厲害。不過,他們也不是一次性上貢這麼多,而是分季上貢。此外,這些是各大都督府周圍分管的部族上貢牲畜總和,並非單一部族上貢數量。平攤下去,一個部族少說也要上貢五千左右的牲畜。

    血腥嗎?

    對草原人來說當然血腥,畢竟此前從未有中原王朝要這麼狠的上貢稅賦。不少草原部族覺得他們好像還在侍奉突厥,只不過名字換成大唐而已。

    可從另一方面來說,如果沒有吸草原的血,大唐想從災害泥潭中走出來,少說需要三四年時間。而正是因為吸了草原血,大唐在貞觀五年就恢復的差不多了。

    接下來的一個多時辰,李智雲和政事堂相國們,以及六部尚書就幹一件事情。

    算賬。

    收入多少,支出多少,明年預算多少,剩多少,能存多少。

    別看這些物資好像很多,但是細分下來,其實根本就不夠用的,只能說是比貞觀初年那會兒好得多,至少能盈餘了。比如,草原上貢的牛,基本上都被朝廷無償租借給百姓耕種。而羊則被薅羊毛,然後供給士兵食用。

    戰馬,更是不用說,供給軍隊。

    只有等什麼時候關中各倉盈滿,糧食不值錢了,那才意味著生活富足了。

    在朝廷中樞計算天下糧秣之時,商州豐陽縣令韓瑗也在一筆一筆計算著縣內一年的糧食產出收入。

    作為貞觀三年的科舉第一名,他在六部學習一年,然後下放商州豐陽為縣令。在他二十五歲的年紀,上任一縣長官,已屬不錯。儘管商州並非什麼富州,但到底也是比鄰京畿,不同尋常州縣。

    一縣糧食計算時間,自然比不上整個天下,花費一個多時辰,韓瑗便計算的七七八八。

    他發現,粟的收入佔比,雖然依舊在六成以上,但是朝廷推廣的麥和稻,兩種作物佔比也在快速上升。除此之外,每畝的糧食收成也都比以往要增長不少,平均下來,每畝增收了一石左右。最差的最貧瘠的下田,同樣也增收了二十餘斤。

    這般成績,遠超之前豐陽的糧食收入。

    “曲轅犁、土化肥。”他感慨道:“真是厲害,僅這兩樣東西竟讓百姓們多收了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