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世大鵬 作品

第三卷 第二十四章 寵信的理由

    紮好營帳,自有甲士負責飯食,勾踐與逢同在營帳中稍作歇息。

    羅長風與阿青各帶兩名劍士忙活開來,羅長風帶劍士搬來些石塊,做了個簡易的灶臺,命甲士尋來大量柴禾。

    隨即到一輛馬車內搬出一些物件,首先便是一塊一面被燒得發黑的青銅板,青銅板有著一些弧度,上面那一面微微內凹,這樣可以保證油不溢出。

    將青銅板架到簡易灶臺上,隨即在下面燒起了火,待得青銅板被燒燙時,阿青與另外兩名劍士,也搬著幾個帶蓋子的釜甑過來了。

    打開蓋子,裡面全是豬肉,這些豬肉已被切成一片片薄薄的肉片,幾乎都是五花肉,因為做鐵板燒,五花肉才是最好吃的,純瘦肉反而缺了幾分口感。

    阿青用鹽與各種羅長風的“獨門香料”將五花肉醃了,剩下的,便只需放到青銅板上翻烤即可。

    羅長風取出一個皮囊,裡面裝的卻是豆油,這個時代的植物油中,也只有豆油了。

    在青銅板上撒了一層豆油,等到油被燒到開始冒煙,他便以“挾”夾著一片片肉片放到了青銅板上翻烤。

    春秋時期的筷子可不叫筷子,也不叫“箸”,箸是漢朝之後才這麼叫的,而一直到明朝才叫做“筷”,在漢朝之前,筷子都是叫“挾”。

    不過春秋時期,各國文字不同,寫法就有點差別,《禮記》把筷子稱為挾,《管子》上卻把提手旁換成了木字邊。

    雖然部首不同,但強調的內容卻都是“夾”,充分說明春秋人給這兩根小棍取名字的時候,強調的是它的實際用途,簡單明瞭。

    不過許多人都不知道,《周禮》的餐桌禮儀中,並不提倡使用筷子。

    《禮記》上明確要求:“羹之有菜者用挾,無菜者不用挾。”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菜的時候用筷子,沒菜的時候不用筷子。

    還有“飯黍毋以挾”,即吃小米飯的時候不要用筷子,因為小米飯是一種可以祭祀天地的高貴食物,筷子這種東西是配不上它的,能夠配上小米飯的只有“匕”,即匙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