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第 141 章

    對於陳太師前往北戎軍營秘密和談一事,李洵雖然不知道具體內容,但對嘉佑帝的大體打算卻是能猜到七八分。

    兩者與他都是對立關係,既然要和談,無非是要聯起手來對付他。

    從北戎這邊來說,兩方一起長途奔襲來肅城攻打他的風險太大,到了肅城,很可能會面臨被他和大啟共同夾擊的局面。

    那麼,以嘉佑帝的行事作風,兩者能達成的條件,多半是雙方停戰,讓北戎大軍出關回到草原牽制他。

    如此對嘉佑帝而言,既能恢復清河沿線與秦川平原安寧,又能給他搗亂。

    但這對哈丹的好處是不夠的,畢竟如今北戎草原已經落入他手裡,他們退回關外其實並無安身之所,反倒不如待在中原安全。

    至少在他願意襄助嘉佑帝之前,哈丹部眾都是安全的。

    所以,是否知道和談具體內容,對他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打探到,也只是用來確定雙方和談進度而已。

    打探不到,也不至於讓他太過憂愁。

    真正讓他感到難辦的,是如何確保劉淵家人的安危。

    整個北疆二十多萬大軍,除去他所掌控的燎原,樊城,原本直接歸劉淵指揮的名義上還有二十一萬大軍。

    除去與北戎作戰的消耗與吃空餉的那部分,又招了些新兵,實際上大約還剩下七萬多人。

    這部分人,即使不能收為己用,也絕不能成為他的敵人。

    一方面是不能被嘉佑帝指揮著來攻打他,另一方面,則是不能打開關隘,放哈丹部眾回草原。

    哈丹部眾撤出中原最近的路線,便是直接北上穿過天沙城。

    遊牧騎兵機動性太大,在平坦的草原上要想全部剿滅很難,這些數量巨大的正規軍若長期在草原上作亂,剛被他統一的北戎草原很容易再生變故,即使不再起叛亂,也會因為哈丹部眾的時常侵襲而嚴重影響民生髮展。

    因此,若非萬不得已,他絕不會允許哈丹部眾全須全尾地退回草原。

    他其實願意相信,正常情況下,劉淵不至於放走與中原百姓有著血海深仇的戎族大軍。

    但他不得不防嘉佑帝使陰招,讓劉淵就範。

    比如,以劉淵的家人相威脅。

    比如拿民族大義進行綁架——當初在京城與戎族和談,嘉佑帝就是以不忍士兵與百姓犧牲太多為理由的。如今這個藉口一樣可以用。

    某種意義上,若北戎大軍真的老老實實撤退,對中原百姓未嘗不是一件幸事。

    哪怕以上兩者都不能奏效,嘉佑帝也可以直接讓劉淵撤出天沙城,換成更聽話的將領。

    所以,要將北戎大軍狙擊在中原大地之內,鼎德守軍無論如何都得違抗皇命。

    如此一來,劉淵在京中的家人就很危險了。

    劉淵作為封疆大吏,其在京中的家人,是一定會被嚴密看守,很難像林德康當初一樣輕易離京的。

    找林德康和岑樘來,正是為此商量對策。

    待兩人前來,李洵便開門見山向他們道出了事情的緣由,然後問道:

    “京城那邊已經打探到確切消息,劉淵的家人,接下來幾個月都會由陳太師長子陳翎所率的監門衛看守。陳翎掌管右監門衛,正好把控著京城各大城門的出城權,你們可有辦法令他就範?”

    看守封疆大吏的家人這種事,是時常在換負責人的,為的便是防止被收買。

    嘉佑帝能在此時讓陳翎去看管劉淵的家人,還讓他做右監門衛將軍,可見對陳家的信任。

    這也意味著,李洵只需要買通陳翎一個人,便可以將劉淵的家裡人全都救出京城。

    李洵先前和帝黨的陳翎沒什麼接觸,除了從投奔的禁軍那裡得知此人好男色以外,便不太瞭解此人的其他弱點了。

    如今他治下的官員,也就林德康和岑樘可能會知道得多一些。

    若他們這裡找不到辦法,他大概就得準備重新改換策略了。

    林德康先開口道:

    “陳翎此人好孌童,且貪財,只是……放走劉淵的家人,這等關係重大之事,要用區區男色和錢財收買恐怕很難。”

    這也正是李洵所為難之處。

    岑樘卻緊隨其後道:

    “郡王,臣倒是掌握了些關於陳家的把柄,不知是否能用上。”

    李洵心中一喜。岑樘這個前御史,不愧是專愛抓京中權貴小辮子出了名的,果然從他這裡能得到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