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絲米麵 作品

第七百二十七章 讓世界屋脊變成後花園裡的一座假山

當朱允熥說出一千門這款新式馬拉炮的需求時。

朱高熾的眉頭不由的跳動了一下。

即便是整整一千門火炮,按照每門火炮五百公斤去計算,那就是足足五十萬公斤的鋼鐵用量。

足足五百噸的鋼鐵啊!

如果按照將作監最新確定的長度、重量單位計算的話,應當就是這個數了。

朱高熾在心中快速的換算了一下。

這還不論在製造過程中的材料損耗,如果將這些都算上的話,那恐怕就得往六百噸的量去估算了。

而且這款新式的馬拉火炮,雖然說是可以僅僅使用一匹馱馬就可以拉動,但如果是做長途運輸的話,恐怕就得要兩匹甚至是三匹馱馬才能保證運輸速度不會降低了。

一千門火炮,就需要至少三千匹馱馬。

而一門火炮,又需要配備多少枚炮彈和火藥呢?

按照大都督府下的作戰參謀部的軍用品計劃規定,明軍所有的火炮營,在戰時每門火炮的每個炮彈基數,都是以十二枚作為計算的。

而這一個基數,也只是確保軍隊在一場戰鬥中最低活力保證。

一般而言,按照大都督府的要求,最好是能保證有三個基數的炮彈供應。

三個基數,就是整整三十六枚炮彈,以及所需的發射火藥。

這些加起來,就又有好兩三百公斤重了。

而考慮到這一次大明對西域用兵,必然是要經過無數次的戰鬥,需要將大明的存在投射向蔥嶺以西,還要配合四川道、四川都司、陝西道、陝西都司仰攻高原,就需要更多基數的炮彈和火藥供應了。

這將會是一個天文數字的軍需供應!

張二工的臉上也同樣的,顯露出一絲吃力。

他猶猶豫豫半響後,才低聲開口道:“殿下,將作監現在已經按照工部和大都督府前期的要求,打造出近六百門這款新式馬拉炮,但是這一批火炮中,有三百門是要運往南征大軍……”

朱允熥直接說道:“南征大軍的定單需求,先往後拍一拍。現在還有四百餘門火炮的短缺,能否在大軍西征前打造完畢?”

“那要看朝廷什麼時候下旨出兵西域。”

張二工同樣很直接的給出了一個答案。

朱允熥想了一下。

眼下快要到七月了,而西域那邊八月底九月初的樣子,尤其是北庭,就會有降雪出現。

明軍今年肯定是不可能出陽關,攻入西域的。

但再此之前,朝廷卻必然是要調兵遣將,囤積在陽關之後的肅州地界上,還會前出一部分兵力駐紮在哈密衛等地,提前做好部署。

那麼,最遲最遲也會在明年,也就是永盛元年的時候,大明就會正式對西域發起攻勢。

“今年臘月前,就要將這一千門炮裝船,運往河南府。”

朱允熥給出了一個時間節點。

臘月前一千門火炮裝船,從應天出發,走運河轉黃河,抵達河南府。

然後在河南府卸貨,轉到西部鐵路上,經由西部鐵路運輸到陝西道,最後就要通過馬匹將這一千門火炮,硬生生的拉到肅州衛和哈密衛的地盤上。

漫長的河西走廊,就算朝廷調集更多的人力物力,恐怕也需要三四個月,才能將這一千門火炮送到哈密衛的西征前線去。

至於大明進攻高原。

即便是新型火炮,也很難派上用場。

實在是那邊地形太過險要,還不如多調集迫擊炮送過去使用。

張二工則是走到一旁,叫人拿了紙筆過來,一個人在那裡寫寫畫畫的。

朱高熾便開口道:“大青城那邊如今已經豢養了不少良種戰馬,大青城北邊的草場上,朝廷的馬場也建成了,到時候可以下令讓大青城將這批戰馬轉到陝西道境內等候,配合朝廷籌集的馱馬,一同轉運火炮前往哈密衛前線。”

朱允熥點了點頭,算是認同了這個轉運方式。

這裡就體現出了當初營造大青城,拉攏招撫那些草原牧民的優勢了。

如今的大青城可不光光是單純的為京師輸送源源不斷的牛羊肉,以及那些用作軍需的牛羊皮,還在飼養著眾多的良種戰馬。

要知道,中原之地從古至今,都是不能大規模養育良種戰馬的,最近的也就是河套地區以及青海湖一帶了。

如今,大青城就坐落在河套地區的外河套,再加上一直掌握在大明手中的內河套地區,每年都為明軍提供著大量的良種戰馬。

倒是青海湖一帶,如今還不在明軍手中。

那邊。

張二工在經過一系列的計算之中,終於是手掌重重的拍在那張佈滿文字的紙張上。

他回過頭,沉聲道:“若是能在三個月內,將太平府礦那邊的鋼鐵廠改進,就能為朝廷增加一條火炮生產線,這樣臣就能保證在臘月之前,湊足一千門新式馬拉炮,交付軍中。”

還有更多的問題和要求,是張二工沒有說出來的。

比如,這中間就需要增加不下三千名工人的要求,還有需要擴大太平府那邊銅礦的開採量和冶煉量。

他只是計算,朝廷能不能在滿足這些條件下,臘月前湊足剩下的四百餘門火炮。

至於這些條件,只要自己說可以完成任務,那麼剩下的要求朝廷也自然會滿足。

朱允熥笑著點點頭:“那就按照你說的辦,具體需要什麼,只管和內閣提,便說是孤的意思。”

京師這邊涉及鋼鐵行業的工廠,早晚是要搬遷走的。

總不能讓大明朝的京師應天城,日後的天空總是灰濛濛的,再也不見藍天白雲。

將重汙染的產業轉移走,是一件勢在必行的事情。

產業和汙染,是必然存在的事情,沒道理一棍子全都打死,就不做這些事情了。

但應天城卻是大明朝的京師所在,於情於理也不能太過埋汰人。

反倒是如將作監火器研發廠和龍江造船廠研發室,這樣的存在是需要保留,並且還要進一步擴大,留在應天城範圍內的。

朱尚炳這會兒功夫,也已經摸夠了那門重達三千公斤的重型火炮,悄無聲的走了過來。

“要是有條鐵路能從應天城直達西域就好了,便是再多的火炮也能送過去。”

他只是隨口嘟囔了一嘴。

朱允熥卻是很贊同的點頭道:“內閣已經做出了一個長達十年的計劃,有關於改進京師連通邊緣地區的道路問題。”

應天城地處中原以東,在計劃之中,是要有三條分別連同北方、南方、西方的鐵路和水泥路的。

至少是要有這三條大動脈,途徑各處要緊地方。

朱尚炳頗是有些意外,默默的衝著朱高熾使了使眼色。

大有一副,我一言而中的意思。

朱高熾默不作聲。

內閣有十年計劃,同樣的稅署也有諸多計劃。

只是朱尚炳這個憨憨一直在上直親軍衛當差,所以才會不知道罷了。

而這邊,讓將作監為西征做準備的事情已經敲定,朱允熥便轉身帶著兩人離去。

至於說軍中所需的火銃。

大都督府那邊自然會和工部、將作監敲定細節的。

明軍更大批量的換裝火器,已經不是一個爭議的問題,而是一個必然要做的事情。

等朱允熥離開將作監在應天外城的試驗廠,自朝陽門回到內城。

就發現了城中的不一樣。

東城區域的各部司衙門,已然有不少人是等候在這裡的。

很顯然,有人先前是關注了自己去向的。

其中有戶部尚書夏元吉,還有吏部文選清吏司郎中白玉秀,以及其他部司衙門的官員。

而在最前面的,卻是皇城東牆根下書報局裡做管事的孫青書。

他當初因為歲數大了,已經沒了入仕從政的念頭,便一直在書報局做著文報的事情,連帶著傳播心學。

不過這兩年心學也有所改進。

在理論之下,還增加了不少實踐的東西。

總的來說,已經和原本該出現的心學思想,有了根本性的轉變。

如果再以心學而論的話,倒是有些偏頗了。

而今,更應該稱之為新學。

從天下和百姓出發,一切有用的、先進的、未有的、已有的,都是值得分析、改進和利用的。

孫青書不在朝中為官,但因為書報局和文報的存在,在朝中和民間卻有著不俗的身份和地位。

他站在路邊,看著回城的朱允熥,滿臉笑容的拱手上前。

“小人恭賀殿下,今日獲封東宮太子。”

在他之後,則是夏元吉、白玉秀等人的賀喜了。

雖然現在朱允熥還沒有經過冊封大典,但旨意卻是實實在在的下來了,皇帝也不可能再有所改變。

而如果一切都按照現在走,在大明永盛朝之後,皇帝位便是朱允熥的了。

容不得這些人不來恭賀。

朱允熥下了馬,拱手還禮。

他目光掃過在場的官員們,有過去支持洪武新政的,也有過去反對洪武新政的。

但隨著朱標登基,自己被冊封為皇太子,一切都已經成為了過去。

現在誰還能不清楚,大明會將新政一直持續到底。

沒人願意再強硬固執的對抗新政。

那等真正頑固不化的,也早就被砍了腦袋,或是迴歸故里。

在朝中的,不論到底是否真心贊同新政,明面上都不可能再有什麼言語了。

如今倒是要更加的注重官場吏治,防止朝中和地方上的官員們,會衍生出更多的手段去貪腐受賄、魚肉百姓。

在與一眾官員簡略交談之後,朱允熥總算是將這些希望能在自己面前拉眼緣的官員給送走。

現場,便只剩下了夏元吉、白玉秀、孫青書三人。

孫青書依舊是最先開口的。

“殿下,今日書報局已經在加急趕印這一期的文報,會著重提到洪武新政,以及各項新政對我朝的益處,並且會嘗試帶起民間討論,我朝接下來的朝政國策,會往什麼方向發展。”

朱允熥點點頭:“錦衣衛那邊還在一直和你們對接消息吧。”

孫青書點點頭。

而朱允熥提到的錦衣衛和書報局對接消息,則是書報局利用錦衣衛在地方上的暗哨優勢,掌握天下人心動向,符合情況的推動輿論的走向。

朱允熥見孫青書點了點頭,便說道:“最近再多出一些,有關於前漢、前唐征討治理西域的文章,再說一說西域對於我朝的價值,看看民間有多少聲音,是希望能去西域長長見識,打拼打拼的。”

前漢為何會退出西域,盛唐又為何在堅持了無數年之後放棄西域。

無外乎是鞭長莫及,加之漢民人口基數太小。

等日後大明收復西域,繼續向西延伸屬於大明的勢力,必然會遷發百姓前往西域。

但在此之前,還是要先在民間打下基礎,鋪墊一下西域的前景。

將世界屋脊,變成大明後花園裡的一座假山,算得上是朱允熥目前能想到的,有生之年可以達成的目標。

而在完成這個目標之後,大明只有等待下一次科技的大發展,才有可能繼續前進了。

孫青書重重點頭,這樣的事情書報局已經做過很多次了,現在不過是宣傳西域而已,算不上太難的事情。

隨後朱允熥就看向夏元吉,臉上笑了笑。

而夏元吉,則是露出一張哭臉。

“戶部絕不會拖朝廷後腿!一應所需的糧草物資,戶部定然會按照計劃,如數調撥至各處!”

夏元吉擲地有聲的給出一個承諾。

朱允熥點點頭,沒有再多說。

眼下的大明朝堂,算起來依舊是戶部乾的事情最多最累。

每一天都是海量的錢糧收支需要計算。

可如果僅僅是計算的話,不過是廢些時間和筆墨罷了。

更為關鍵的是,戶部還需要統籌整個大明的錢糧賦稅,需要平衡每一項開支。

便說朱允熥剛剛在將作監定下的一千門火炮的需求。

僅僅是這一項,戶部就至少要拿出五萬兩白銀,炮彈和火藥另算。

這個價格,已經算是很低的了。

在後來的萬曆朝,一門原始的一百九十公斤的大神炮,一門造假就要十二兩白銀。

光是西征計劃,戶部僅是火器一項,就要準備不下三十萬兩白銀預算。

朱允熥伸手拍拍夏元吉的肩膀。

“戶部的差事是重擔,重擔必然是要以重權轄之。”

“你入閣的事情,不要急,會很快。”

………………

月票推薦票(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