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第 76 章

    周溫得知賴瑾要發兵攻打曹縣的消息,匆匆趕到賴瑾跟前,將盤踞於曹縣的曹氏來歷、傳承詳詳細細告訴他。

    曹氏在天下豪族中,實力不算雄厚,但其祖上是赫赫有名的大齊丞相曹何,是非常有名望的望族,提起淮郡,人們想到的便是淮郡曹氏。

    大齊丞相曹何,歷經三朝,輔佐兩位帝王,一介文臣被封為文忠公,青史留名。他的後代分成好幾支,分散在曹縣各鄉,以居住在曹鄉的那一支為本家,其餘各支緊緊圍繞在本家周圍,形成非常龐大的家族勢力。

    如今的曹氏有子弟在淮郡當主簿、糧曹的,也有在其他郡縣為官的。自大齊朝國祚崩了後,曹縣族長世世代代當縣令,縣尉、縣監等其他官職也都由曹氏子弟牢牢佔據。

    這等實力,加上祖上蒙蔭,又地處偏遠,爭帝位的都奔著京城去,等打到淮郡的時候,那都是天下大勢已定,他家只需要俯首稱臣即可。新帝念及他家的名望,也都禮待相待,以博好名聲。

    周溫想說,可以不打曹氏,直接招攬。可他深知,將軍想要地、錢、糧,如果不打,很難養活大軍。可作為幕僚,有些事情總得叫將軍知道,心裡有個數。他特意提了句:“曹氏的先祖,文忠公曹何,那是青史留名之人。”

    大將軍要是把淮郡曹氏打了,也得青史留名,大家都會說,文忠公曹何的後代傳承二百多年後,亡於大盛朝成國公府的賴瑾之手。文忠公曹何留的是青史美名,大將軍留個青史罵名。這也是為什麼無論誰家做皇帝,都留著他們家的原因。

    賴瑾“哦”了聲,說:“青史留名啊。”留就留唄,怕什麼。皇帝家的祖上更顯赫,開國皇帝呢,到後代手裡照樣亡國,憑啥名門望族要跟皇帝區別對待。

    幹他!

    賴瑾催周溫趕緊去幫著餘修清點戰功,叮囑道:“打仗不容易,都是掙的賣命錢,可別點錯了。”

    周溫聽賴瑾這樣子說,就知道這事不能再提,抱拳領命而去。他只是參軍,出謀劃策說明利害關係即可,至於如何決斷,輪不到他來說道。他要是再說下去,惹怒到將軍,把他從參軍貶回到功曹,多不划算。

    ……

    賴瑾佔下山陰縣的消息,當天晚上便到了曹縣。

    曹氏族長兼曹縣縣令曹雄聽到消息後,召集族老及族中有作為的年輕子弟商議此事。

    如今博英郡侯的次子就在郡城,曹氏都知道博英郡侯要打賴瑾,他們原以為這場仗要在陳郡打,火燒不到他們身上來,已經打算出點兵分點好處。哪想到,賴瑾竟然先打過來了。如今這場仗的形勢立即有了不同,賴瑾跟博英郡侯有了抗衡之勢,勝負之戰就定在了淮郡郡城,就看誰先佔下淮郡。

    曹雄算了下雙方的時間,賴瑾已經到了山陰縣,過了曹縣、文縣,就是郡城,順利的話,三五天就能攻打郡城了。

    博英郡侯現在估計還在臨江郡,與淮郡之間隔著一個魏郡,如果急行軍,最快十天左右才能到。

    淮郡富庶,郡城堅固,據城以守,只要守上十天半月的,博英郡侯到了,佔據郡城地利,就能擋住賴瑾,甚至趁著賴瑾無堅城可守,反攻過去。

    這場戰局的關鍵就在於賴瑾能不能在極短的時間裡拿下郡城。

    哪怕現在賴瑾去攻郡城,時間都很緊。他既然著急攻郡城,必定不會攻打曹氏,應該只是過兵。

    賴瑾的兵有十幾萬之眾,曹縣的縣兵、家兵加上族中青壯,最多隻能湊出五千人。雙方實力相差過於懸殊,曹縣如果去抵擋賴瑾,純屬以卵擊石,自尋滅亡。

    大家都覺得,賴瑾是出了名的渾、愛金子,給他送些金子歸順他就是了。出兵幫博英郡侯的事打賴瑾分一杯羹的事就此作罷,將來賴瑾跟博英郡侯打成什麼樣子,跟他們沒有多大關係。

    曹雄瞧著賴瑾剿匪的勢頭,打匪寨都是一天攻完,猜測他多半分明天就會趕到曹縣。以賴瑾的性子,很可能到了曹縣,二話不說直接進攻,如果等到大軍抵達再談順歸,說不定就晚了。

    曹雄連夜開庫房,取了兩千兩金子,十幾車銅錢、布帛,趕奔地入曹縣的官道,去等賴瑾。

    斥侯早在大軍攻進山陰縣城後,吃過午飯便趕往曹縣。在曹縣收到消息時,他們已經盯上了縣令曹雄,將他的動向彙報到賴瑾那裡。

    賴瑾剛起床就已經知道曹雄拉著錢財在路上等他了,心說:“這可真是送上門來的肥羊。”當即安排人去把新上任的前軍營的營將沐翔叫來。

    之前剿匪時,沐翔累積的戰功不多,但他和千總賴忠一路上輪流帶兵守護在賴瑾的身邊,讓他安安穩穩的沒受到絲毫損傷,這就是大功勞。前軍都尉沐羆帶人去了草原,打仗總得有開路的前軍,賴瑾便把千總沐翔調到前軍,升成了率軍萬人的營將。

    沐翔收到賴瑾命令,帶著一萬前軍開路,見到有一百多人拉著十幾輛馬車等候在路中間,心道:“就是你們!”他抬手一揮,身後的兵卒子一擁而上,當場把人捆了,堵了嘴,押著繼續前行。

    曹雄被堵著嘴,仍舊嗚嗚叫喚:“我要見賴將軍。”喊的含糊不聽,但仍能聽出喊的是什麼。

    押人的兵卒子壓根兒沒搭理他,只斜斜的白了他一眼:讓你見了,我們去哪裡拿戰功,況且,是將軍下令捆你。

    可軍中的事,自己知道就成,往外說容易洩漏軍中機密招來殺頭禍事。大家最多就是在營帳中小聲議論幾句,去到外面都閉緊嘴,幹活掙軍勞都不夠忙嗎,廢什麼話。

    鎮邊大軍進入曹縣,沿著官道走了十里地,便到了文治鄉塢堡。

    文治鄉只有曹氏分支這一個大家族,其餘的全部都是佃戶、奴僕,根本沒有購買力,連個集市都沒有。大軍走著走著,忽然見到離官道約有半里地處有一座牆高三丈的塢堡,一條兩條馬車寬修得比官道還要平整的路,直通塢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