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客無心隨白鷗 作品

第七十七章:殷末簫入儒門法宗



            哪怕是以殷末簫的修養,在看到被放在面前的那本《至衡律典》後,眼角亦輕微抽動了一下,他現在很好奇,多嚴苛的律法才能編出三寸厚的書。

儒門法宗的律法可還不到一寸厚。

法門的條律與之差不太多。

這個厚度,已經非常正規正式,八成以上的派門都達不到這種程度。

結果,眼前這三寸厚一本《至衡律典》。

算是給殷末簫開了眼界。

藺重陽提起茶壺給兩人添了茶:“請。”

“多謝尊駕。”道謝後,法門教祖按部就班先觀看法宗使用的律法,不能說無可挑剔,但整體來說沒有大問題,並不像面前之人說的那麼差勁。

錚——

拂過的山風撥動著琴絃,萬壑松風,曾被戲稱為琴中板磚,然其本身確實有巍然之勢。

略顯深沉的紅褐色琴身上纂有高山之景,飾有金色紋路,或呈雲紋,或似樹幹,琴尾與琴首呈現出更深沉的玄色。

琴尾有碧玉所成之青松點綴其上,琴首不僅有青山盤踞,古松更顯蒼勁。

華麗的流蘇自左側“枝幹”垂落。

藺重陽引山風為奏,端起茶盞品茶,坐在對面的殷末簫亦飲茶緩了口氣,收拾思緒,而後翻開了面前的《至衡律典》。

就,內容竟然還挺正常。

完全沒有他先前猜測的嚴苛。

只是十分詳細,且註解比律法條例更多,應當是擔心執法者自作主張。

從儒生入門後應當學習哪些內容,到結業後會得到多少補貼,以及講師的具體月俸,都清清楚楚的寫在《至衡律典》之中,諸如責任與義務,以及身亡之後可以選擇的後事安排,事無鉅細,簡直令人髮指,至少殷末簫此前沒有見過。

好在,律典中沒有規定儒生的衣著與飲食。

只是詳細卻不死板。

但一些常見或不常見的案例,律典中都提供瞭解法與判決規範,對於法學者而言,這本律典本身就已經是無上財富。

哪怕是殷末簫亦自其中學到了很多,那是與主流江湖完全不同的思路與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