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側 作品

第125章 第 125 章

    林嘉雖然給張氏畫過大餅,但她其實明白張安的水平不行,她也沒指望他真能考上舉人去當官。她對張安的期望,就是希望他有生之年能考上秀才。

    家裡有個秀才,不僅能從商戶變成良民,還能免去許多賦稅和徭役。有這實惠,再加上她認真打理,如今鋪子裡的掌櫃也不敢懈怠了,打疊精神好好經營起來,相信家裡以後會越來越好。

    這樣的條件下,好好培養下一代,供孩子們讀書,真正求取功名。

    林嘉的希望從來沒有放在過男人身上。她其實一直把希望放在自己和下一代身上。

    想到這個,她忍不住把手放在小腹上。

    不急,她安慰自己說,晴娘也是過門三個月才懷上。她過門才多久,一個月而已,不急。

    但她站在院子裡,看著夕陽金光中她用心打理的庭院,花木葳蕤,生機勃勃。

    丫鬟婆子吆喝著,勤快麻利。

    婆母坐在廊下,搖著扇子嗑瓜子。她還把一隻鞋脫了,窩著一條腿歪著,舒服愜意。

    林嘉此時非常地想生孩子。

    因為世人都說,女子嫁人要生了孩子,要生了兒子,才真正在這個家裡立起來。

    林嘉愛這小院,她知道唯有和張家這個姓氏通過血脈聯結,她才能紮根在這裡,真正地、徹底地成為此地的女主人。

    之子于歸,嫁人被稱作“歸”。歸處才是家。

    可嘆。

    凌延回到家裡,又跟秦佩瑩要錢。

    秦佩瑩問:“最近有什麼事,怎地錢不夠花了?”

    凌延自己有月銀,未婚的時候五兩,已婚後他和秦佩瑩一人十兩。這是公中給的。

    丫頭婆子按照府裡的規矩入編制,也是公中給錢。若各房有多出來的編制之外的人,才由各房自己負擔。

    凌延以前若是有大開銷,會從三夫人那裡走賬。如今他成親了,按習俗就該從妻子這裡走賬。

    沒錢了,也找妻子要錢,不能再找當孃的要了。

    秦佩瑩當然要過問一下。

    凌延道:“我如今是秀才,不是小孩了,自然有應酬。朋友們輪流做東,我豈能不掏錢。”

    秦佩瑩提醒:“國喪呢,可別喝酒。”

    “沒喝,以茶代酒呢。大家都是讀書人,怎麼犯這種忌諱。”凌延糊弄她。

    秦佩瑩擅長察言觀色,覺出他話裡多有不實。

    但她如今想要的還沒到手,亦還沒有孩子在三房立身,還需要籠絡著凌延,便拿了銀子給他。

    凌延道:“快快想法子將蔡婆子擼下去,咱兩個好好替娘看住這一份產業。”

    那樣的話,用錢才真的方便。花自己的錢,想怎麼花,就怎麼花。

    秦佩瑩道:“別急。”

    六月三十,凌延又藉口和朋友有約,早早離開府裡。接了張安,又往那處暗娼門子裡去。

    一群男人吃喝聽曲,好不快活。

    這一回,又賭。張安“手氣好”,竟贏了十來兩銀子,連他自己都不敢相信。

    出來的時候,走路都飄了。

    凌延冷眼看著,冷笑著。

    家裡的事,秦佩瑩跟凌延說“別急”。凌延原是想著,秦佩瑩想將蔡婆子擼下去,該是靠著在三夫人耳朵邊吹風。

    她一個親侄女、親兒媳,只要吹的風能壓過蔡婆子,能讓三夫人更信她,便是贏了。

    凌延沒想到,秦佩瑩根本沒打算走這條路,她是外圍包抄。

    眼看著國喪過去了一半了。

    現是上面終於下了明示,明年的春闈不會停,也不推遲,照舊。

    那些遠在雲南、閩南遙遠地方,六月份就已經出發,在路上聞聽國喪,停在半路猶豫著不知道要不要繼續趕路的舉子終於鬆了一口氣,繼續朝著京城去。

    淩氏一族裡,有些舉子的妻子已經開始為丈夫準備行裝。

    因這一年不必等秋闈的新舉人,大家商量著早點去京城,早點適應環境,早點跟各地學子交流比試。

    而民間已經鬆動,酒館已經在賣酒,衙役看了也不管,還扔幾個大錢,打一角酒回家。

    大權閹都誅了,太后的時代已經落幕了。

    在這樣的氛圍裡,凌家原本最安靜的三房忽然喧鬧起來。

    秦佩瑩使人抄了打理三房產業的僕人蔡光祖的外宅,抄出他養的一個女人和一對兒女,抄出掛在那女人名下的田契若干、房契若干、鋪子若干。

    經核實,全都是三夫人的嫁妝。

    更不要提抄出來的金銀。

    這一道驚雷,驚了三房上上下下所有人。

    若不是證據確鑿,那些契書和自己的嫁妝單子完全對得上,三夫人根本無法相信。她一直那麼信任的陪房蔡光祖,竟貪了自己的嫁妝。

    三夫人傻住了。轉頭想找人問該怎麼辦,卻發現自己日常最信重的,有事必相詢的人,就是蔡光祖的老婆蔡媽媽。

    蔡媽媽瘋了一樣衝過去撕打被捆得結結實實跪在地上的男人;“作孽的殺才!你敢這麼對我!!”

    秦佩瑩帶來的幾個粗壯婆子將她也按住。蔡媽媽哭得眼淚一把鼻涕一把的:“夫人,我是冤枉的!都是這殺才自己造的孽!夫人,我對你的忠心天日可表啊!”

    三夫人與蔡媽媽相伴了許多年,感情深,看她頭髮散亂哭得可憐不免心軟,才想說話,兒媳秦佩瑩使人端了個托盤出來:“母親可認得這些東西?”

    三夫人定睛一看,有釵環有金石雅物。她東西太多,也不是每樣都能記得,只拿起一方質地極好的雞血石閒章,翻過來看到字,突然認出來了:“這是我父親給我的!”

    秦佩瑩道:“都核實過了,全是母親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