袖側 作品

第3章 第 3 章

    多少人家,就是在這種時候出紕漏。或絲竹宴飲,或讓姬妾有了身孕,日後都成為了對手攻擊他們的把柄。

    雖然外人常用“人才濟濟”來形容凌家這種世家。但其實,每一代子弟中,能出現一個能掌舵的人物,家主就非常欣慰了。

    這一代裡,長房嫡孫不能說差,但也只是普通的優秀,離凌老爺期盼的那個“領頭人”還差了一些。

    直到四房的九郎凌昭開始漸露頭角,凌老爺這顆為家族操碎了的心,才終於放下來。

    九郎一路過關斬將,十六歲金鑾殿上點了探花。

    便是他的嫡長子凌家大爺,也承認了九郎下一代掌舵人的身份,對他悉心培養。

    凌昭前程光明,偏正在這血氣方剛的年紀,從繁華京城、權力中心歸來,凌老爺恐他守不住,給人落下把柄,影響以後。

    凌昭完全明白祖父的意思。長輩的期盼自然是好的,只凌昭心中卻微哂。

    祖父想得太多了,也未免太看不起他了。

    但不管內心什麼感受,凌昭還是得恭敬地深躬行禮,領訓:“是,祖父放心。”

    凌老爺看著孫兒不動如山的眉眼,十分欣慰,問他:“這兩年,可想好了怎麼安排?”

    今天早上,凌昭睜開眼睛望著帳頂的那段時間,就已經想好了。

    “不必沽名釣譽地去結廬守孝。今上並不喜歡這樣的。”他平靜地說,“打算斷酒食素,做個平常人即可。”

    實際上,孝期裡真能做到不吃肉的,已經不是平常人了。

    甚至關上門樂呵樂呵,小宴一番,只要不被人抓到就也沒什麼事。

    禮法是禮法,生活是生活。要真全按著古書裡的禮法行事,怎麼守孝只守二十五個月,不守滿三十六個月呢?

    到底人是會喘氣兒的活物,知道變通。

    “父親這些年賦閒在家,文稿很多,都在他的書房裡。”凌昭說了自己的打算,“我想整理出來,為父親出個集子。這樣,後世人也能知道我父親的名字。”

    凌昭自十六歲入仕,一直伴駕,說話間自有氣度。雖眉眼間也有哀慼,卻並不會亂了分寸,一看就知道是個心中有主意的人。

    凌老爺十分欣慰:“好,這是孝道正途。老四做官不行,詩文小品倒頗有幾分文采。你好好的歸置歸置,以後印出來,也收進咱們凌家的文集裡。”

    老人家想起那個閒雲野鶴文采風流的兒子,忽又悲傷,流下了眼淚。

    凌昭再次躬身:“祖父,保重身體為要。”

    自此,凌家九郎凌昭開始了麻衣素食的寡淡日子。

    而在凌府後宅西路外緣位置一溜低矮排院裡,林嘉正在為以後的生活做準備——她在繡花。

    杜姨娘接過來,湊近窗戶細細地看,一邊看一邊碎碎念:“這邊針扎得還是鬆散了,要再緊湊一些,拉線的時候要用巧勁……”

    杜姨娘二十來歲,是已故的凌三爺的妾室。當年林嘉的娘帶著林嘉就是來投奔她來的。

    林嘉的娘也姓杜,是杜姨娘的堂姐,小時候帶過杜姨娘,姐妹倆感情很好。後來當姐姐的以良家子入選秀女去了京城,姐妹自此分別。妹妹後來做了凌家三爺的妾,原以為和這個姐姐此生再沒機會相見了,不想隔絕多年,姐姐突然帶著孩子來投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