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 作品

第389章 移風易俗

    吳捷和衛士都身著體能便服。這種便服類似於後世的t恤、大短褲,適合在夏季進行體能訓練,其他季節也可以作為內衣。筆趣庫

    華夏封建禮教規矩極嚴,女人不得裸露過多的肌膚,男人亦是如此。復興軍的體能訓練服直接把官兵的小臂、小腿裸露在外,有時人看來,頗有些驚世駭俗。

    眾人並不知道吳捷的身份,只能從他們的髮型、衣著上判斷他們是復興軍。

    出於畏懼,他們本能地閉上了嘴,不再議論紛紛。可看他們的神情,似乎並不服氣。再看他們的髮型,仍有不少人留有辮子。

    在儒家“三綱五常”的倫理秩序下,他們對崔菊的遭遇並無同情,反而持以強烈的鄙夷。同樣的,做奴才久了,他們已對辮子習以為常,反而覺得留短髮、穿西式軍有的復興軍像假洋鬼子。

    魯迅先生曾經批判封建禮教,說它是吃人的禮教。吳捷年輕時讀魯迅的小說,總覺得有些誇大其詞,文鋒太過銳利,帶著一絲殘酷。

    從崔菊的遭遇來看,魯迅說封建禮教吃人,毫無的成分。在傳統華夏,封建禮教不僅成為朝廷用來鞏固統治的思想利器,也逐漸成為士紳階層的共識。

    即便是曾國藩這樣位高權重、思想開明的一等侯爵,即便是王闓運這樣的大才子、晚清第一狂人,亦不得不屈服於封建禮教。他們不僅無力保護自己的親生女兒,反而忍痛把女兒往火坑裡推。

    再說辮子。兩百年前,滿清入主中原,把剃髮作為漢人忠誠的衡量標準,強迫漢人剃髮,強調“留頭不留髮,留髮不留頭”。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app,更多免費好書請下載塔讀小說app。

    漢族都有蓄髮的傳統,認為“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為了抵制清廷“剃髮令”,很多地方爆發了激烈的抵抗運動。

    清廷殘酷鎮壓,製造了“江陰八十一日”、“嘉定三屠”、“揚州十日”等慘劇。

    太平軍興起後,洪楊主張恢復華夏衣冠,要求“留辮不留頭,留頭不留辮”。

    復興會借太平天國興起,也一直主張剪辮。不僅如此,復興會更進一步,主張像洋人那樣留短髮,以保持頭髮的清潔衛生。

    如何推廣短髮髮型?除了軍隊、政府、學校帶頭留短髮外,復興會對留辮子的男人額外徵稅,民間稱之為辮子稅,每月一元法幣,合銀子0.7兩。

    留辮子的男人納過辮子稅之後,得到一張憑證,記明何日納稅,何日到期。到期之後,若想留辮子,需要繼續納稅。

    當時,綠營兵一月軍餉才

    二兩多銀子。復興會的辮子稅不可謂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