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 作品

第369章 曾國藩決計投降

    丁日昌躍躍欲試,正要向黃冕提問洋務上的事,卻聽到曾國荃冷不妨地問道:

    “吳捷在信中允諾,會善待湘軍俘虜,這是真的嗎?假如我們投降,會成建制地保留湘軍嗎?會給我們多大的官做?”

    此言一出,大家都齊刷刷地把目光投向了曾國荃。曾國藩恥於投降,眾將也不好意思談投降的事。

    倒是曾國荃言行無忌,仗著自己是曾國藩的親弟弟,直接問起了投降的條件。

    黃冕看了眼曾國藩,發現他似乎並未生氣,便坦言道:

    “復興會一向主張善待俘虜,我和蔣益澧都曾是湘軍俘虜。如今,我們也得到復興會的重用,一個做水利部長,一個做復興軍團長,也算是人盡其才。

    “說句實話,老朽自年輕時便留心水利事業。三十多年前,我任常州、鎮江知府,在元和疏通劉河海口數百里工程;在上海修理蒲江塘工程;在常州修浚孟河,建築芙蓉圩。

    “鴉片戰爭後,我被罰戍新疆,輔佐林文忠公,在伊犁興修水利,興辦屯田40餘萬畝。可是,這些功業與我在復興會短短一年的功績相比,仍然顯得微不足道。

    “復興會的組織能力、辦事效率、專業程度是遠遠超出大家想象的。我去年擔任水利部長,至今不過一年時間,卻在江西興修水利,疏浚袁河、修水、贛江、鄱陽湖等大江大河,動作頗大,效果顯著。

    “去年,長江流域大旱,江西有些地方不受乾旱影響,糧食反而增產,正得益於水利設施的完善。可以說,從這一年來看,復興會信任我,使我的水利專長得到發揮。

    “我也感激復興會,心甘情願為復興會效勞。滌帥之才十倍於我,九帥、雪帥之才又十倍於蔣益澧。若大家肯歸順復興會,一定能得到復興會的重用。

    “而且,國家內憂外患,百姓貧困不堪,清廷無能,官員顢頇。如今,華夏正處於數千年來未有之危局,外有列強入侵,內有饑民起義,非復興會不足以救華夏……”

    底下一員年輕的幕僚,毫不客氣地站了起來,打斷了黃冕的話。他說:

    “老先生,大家各為其主。您是我們的前輩,也曾做過大清的官員,大清再不好,也曾授予您官職,也曾讓您光宗耀祖。

    “咱們都是讀書人,熟讀聖賢之書。聖賢一再教導我們,要忠君,要有氣節,要愛民。您替復興會過來勸降我們也就算了,怎麼能忘恩負義,一再指摘大清國的不是呢?”

    講話的人名叫張裕釗,時年三十四歲,湖北鄂州梁子湖畔東溝鎮龍塘張村人。梁子湖位於金牛鎮北面,如今已被複興軍佔領。

    張裕釗舉人出身,考進士時落第,卻考中了國子監學正。當時的主考官正是曾國藩。所以,張裕釗成了曾國藩的學生。

    歷史上,他與黎庶昌、薛福成、吳汝綸等人一起,被合稱為“曾門四學士”。

    張裕釗淡泊名利,做京官時

    目睹官場黑暗,辭官回鄉。1854年,曾國藩進軍湖北,聽說張裕釗在武昌勺庭書院講學,遂召他辦理文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