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 作品

第356章 奪取汀泗橋

    南路軍打敗湘軍吳坤修、田興恕部後,在白霓橋、通山留下少量兵力,繼續向武昌方向進軍。馮桂芳兵分兩路,主力向汀泗橋鎮、咸寧方向進軍,右翼向金牛鎮方向進軍。

    汀泗橋鎮以汀泗河為界,河西屬蒲圻縣,河東屬咸寧縣。汀泗橋鎮是咸寧的南大門,也是通往武昌的必經要隘。鎮東是一片山勢陡峭、起伏連綿的山巒,最高峰名叫塔腦山。

    汀泗河蜿轉曲折,自西南向北斜穿汀泗橋鎮,沿山崗西腳流過。汀泗河上有一座石橋,始建於南宋,名叫汀泗橋。

    實際上,汀泗橋鎮取名於汀泗橋。平時,汀泗橋南面和西面環水,西北端是不能通過的湖沼,東南端有許多便於防禦的獨立高地,東面有崇山峻嶺可為依託。

    這是是一處不可折不扣的要隘,歷來都是兵家必爭之地。

    1921年,國內軍閥混戰。吳佩孚據守汀泗橋,趙恆惕率湘軍數萬進攻數日未破,受創敗退。吳佩孚因此威名大震,佔據湖北。

    1926年,國民革命軍誓師北伐。葉挺率領北伐軍獨立團官兵,不怕犧牲,英勇奪下汀泗橋,為國民革命軍奪取武漢創造了有利條件。

    汀泗橋地形險要,易守難攻,本來就是一處天險。復興軍趕來時,碰巧前些天接連大雨,汀泗橋鎮一片。湘軍在汀泗橋、鎮東山巒上佈置下重兵,試圖阻擋復興軍通過汀泗橋。

    左七軍第二師副師長王錚負責進攻汀泗橋,手中有兩千復興軍。九江之戰時,王錚率軍在長江南岸、湘軍後方堅持打游擊。

    王錚是個游擊戰專家,對湖北一帶的地形十分熟悉,與湖北地方會黨也頗有聯繫。

    他前出觀察地形,發現汀泗橋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橋下汀泗河河水湍急,船隻無法通航。湘軍提前佔領了橋東側、北側的高地,不受洪水影響,又能居高臨下打擊復興軍。

    湘軍集中了大量火槍、火炮,在汀泗橋處配置交叉火力,又在塔腦山、石鼓嶺兩處高地設置了火炮。

    復興軍想要正面進攻汀泗橋,只能從東南一隅進攻。這裡尚未受洪水影響,但這條道路狹窄,直接暴露在湘軍炮火之下。

    軍情緊急,王錚一面派偵察兵聯絡老鄉,尋找嚮導;一面組織一支敢死隊,試探進攻汀泗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