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 作品

第351章 漢陽失陷

    西征軍先鋒佯攻成功,下一步就要實施迂迴、包抄戰略了。

    吳捷所設想的大迂迴、大包抄戰略,是指避開武漢三鎮,揮軍繞至武漢三鎮的外圍,截斷湘軍主力退路。進而,復興軍可以把湘軍主力包圍在武漢三鎮內線,徹底殲滅湘軍。

    具體而言:

    北路軍要奪佔黃陂、孝感、漢川等地。這些城鎮都位於漢陽、漢口的外圍。若北路軍能奪控以上城鎮,一能阻斷漢陽漢口兩地湘軍、綠營的退路,二能防止荊州八旗增援。

    南路軍要迅速攻克金牛鎮、咸寧縣、汀泗橋鎮、蒲圻縣等重鎮。以上城鎮都位於武昌城南、城西,是湘軍往湖南方向撤退的必經之路。

    這個方向上有湘軍三四萬人,是湘軍的絕對主力,曾國藩、胡林翼、李續賓、曾國荃、鮑超等湘軍大員都位於這個方向。

    中路軍以水師為主,乘坐戰船最為便捷,作用最為關鍵。他們將逆流而上,越過武漢三鎮,搶佔沿長江的軍事重鎮,包括鱸魚套、金口鎮、嘉魚縣、陸溪口等地。

    其中,又以陸溪口最為緊要。陸溪口位於嘉魚縣上游,是陸水與長江交匯的地方,距離湖南嶽州不遠。

    右二軍搶佔陸溪口後,第二師將繼續乘船沿陸水上行,奪佔陸水上游的蒲圻縣、崇陽縣,與通山方向的南路軍會師。

    若能勝利會師,中路軍將與南路軍配合,一起合圍武昌附近的湘軍主力,進而全殲湘軍。

    在時人看來,這種大迂迴、大包抄戰略無疑顯得過於冒險。

    首先,復興軍在數量上並不佔有優勢。就人數而言,復興軍只有不到四萬人,加上兩萬太平軍,不過六萬人。再加上三萬多守軍,人數不超十萬。

    以區區十萬兵馬,實施這種大規模的迂迴包抄,必將造成兵力分散,容易被敵軍個個擊破。

    其次,晚清交通不便,陸路基本靠走。大迂迴、大包抄戰略範圍太廣,對士兵的耐力、糧草彈藥的供給要求很高。即便復興軍有戰船優勢,也不能深入內陸,把糧草彈藥送到內陸。

    不過,兵行險著,方能出奇制勝。敵人越是想不到,吳捷越要這麼做。

    此外,吳捷對於清軍的心理也有著準確的把握。滿清朝廷格外重視一城一地的得失,上至巡撫下至知縣,皆有守土之責。若官員丟城失地,輕則罷職,重則丟命。

    武昌是湖北省會,也是湖北巡撫、兩廣總督駐地,更是長江中游重鎮。武昌的得失,關係到朝廷的臉面。從這一點看,朝廷不會允許湘軍撤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