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茂行 作品

第116章 戰術

    眾將多迷惑不已。

    吳捷解釋道:“之所以強調慢,並不是說作戰準備時間越長越好,而是指要準備充分,準備齊全。我們不求萬無一失,但至少要有六成以上的把握。

    “須知打仗是一件兇險的事,作為指揮者,我們不能打無準備之伏,不能打無把握之仗。每次戰鬥,都要有充分的準備,要有充分的把握,不能倉促應戰,不能冒險浪戰。

    “為此,要注意三點。其一,要慎重初戰。一場戰鬥,是由若干場戰鬥組成的。第一仗打得怎麼樣,能否打贏,直接影響後續戰鬥,直接關係全軍士氣。因此,必須打好第一仗,開一個好頭。為此,可以花費更多的時間準備第一場戰鬥。

    “其二,要做好統籌協調,做好兵力、火力、行軍路線、陣形等方面的安排。太平軍行軍,一般分為前軍、中軍、後軍,三軍互相配合,這就叫作有統籌。我們要學習運用這種統籌,不能打亂仗。進攻時一窩峰地上,不分輕重緩急,這是不可取的。

    “為此,我設計了一種三三制的戰術方法。沿河行軍,兵分三路,這是三三制。每一路又可為前軍、中軍、後軍,這也是三三制。前、中、後軍,又可分為左中右三部。往下看,一卒一百二十餘人,亦可分為三隊,每隊四十人。一隊可分為三班,每班又可分為三組。

    “設計這種三三制,主要就是為了方便大家統籌使用手下部隊,亦有助於同級之間的彼此協調,不至於雜亂無章。進攻時,三三制可成品字隊形。退卻時,三三制又能變成倒品字形,方便互相掩護,減少傷亡。”

    太平軍並非正規軍,天地會、捻子更遠遜於太平軍。他們打仗,往往隊形混亂,進攻時一窩蜂上,退卻時爭先恐後。吳捷的左七軍、後二軍都由收編雜牌武裝而來,運用三三制規範隊形,直切中軍中時弊。

    “其三,不能磨蹭拖延,不能怯敵怕敵。要善於轉換快慢節奏。一旦準備好了,就應改變謹慎小心的態度,迅猛無畏地投入戰鬥,以高強度、高密度、快節奏的連續進攻,打垮敵人。”

    眾將總算明白過來。吳捷開始講第三個問題:

    “下面講第三個戰術問題,要靈活、熟練地掌握基本戰法。尤其要重點學會打攻城戰、陣地戰、運動仗、伏擊戰,要學會圍點打援、重兵合圍、穿插迂迴等基本戰法。”

    吳捷講授的練兵原則、用兵綱要太過超前,超出了一般人的認知能力,有些人領悟能力不夠,聽得雲裡霧裡。只有馮桂芳、康可銓等個別人完全體會到了其中的精髓。

    實踐出真知,要想真正領悟這其中的奧秘,還得經過戰場的洗禮。

    不過,眾將對於攻城戰、陣地戰還是熟悉的。他們伸長了脖子聚精會神地聽吳捷講課。他說:

    “攻城戰是當前我們進攻的主要形式。在沒有引進洋人重型火炮之前,穴地攻城、雲梯攻城仍是重要的攻城方法。特別是穴地攻城,需要我們熟悉掌握。